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全球化的全面戰爭,雖然規模不及二戰,而且完全以歐洲戰場為中心,但實際上對於整個全球格局造成了很深刻的歷史影響,而中國在後期也參與了一戰,在一些歷史誤解觀念中往往認為中國參與一戰是一次勞民傷財的舉措,非但沒有改善半殖民地的局面,而且付出了極大的犧牲,那麼歷史事實究竟是如何呢?
首先先來探究一下中國為何要參與一戰,先來看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國在一戰時期的作為,有時會被認為是段祺瑞等人附和帝國主義所臨時做出的舉措,但實際上在袁世凱時期就已經在謀劃是否參與一戰的計劃了,而之所以在段祺瑞時期,中國政府才參與一戰,並非是因為帝國主義的蠱惑,而是中國政府早已確立的基本政治立場,與傳統認識恰好相反,其實帝國主義國家非但沒有要求中國參戰,還曾拒絕過中國參戰,英國的外交公使就在中國首次提出參戰時表示拒絕,英國當局也認為亞洲國家不宜參與一戰。
導致中國參與一戰的外部原因則是日本,袁世凱時期最終採取中立政策,結果日本先發制人,借參戰為名佔領山東膠州灣,並且開始積極準備利用國際局勢,使得各國承認德國的亞洲殖民地已經易主,並且積極促成英日同盟,其中更是迫使北洋政府承認了“二十一條”當中的既定事實,在這個情況下,政治精英開始普遍認同對德參戰計劃,最有代表性恰恰是曾經代表北洋政府談判“二十一條”的陸徵祥,最先向袁世凱提出及時參戰,才使得後來段祺瑞時期得以及時宣佈參戰。
真正使得當時北京政府得以參加一戰的直接原因是一戰末期的參戰潮,由於德國逐漸處於劣勢,開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等戰術,在歐洲海上肆意打擊前往英國的商船,導致戰場進一步擴大,由於美國的加入,西方國家不再反對亞洲等地參與一戰,於是在協約國的協商下,段祺瑞代表北京政府決定參戰,於是停止了1914年的中立立場,轉而參加一戰,由於此時期無力正式出兵,於是最終決定派遣勞工赴歐洲,於是段祺瑞政府於1916年宣佈參與協約國。
在一戰後期,大約有十四萬中國勞工被徵掉前往戰場,除了在利物浦等地從事戰爭後援基礎建設之外,還有大量勞工被抽調到了西線戰場後方,由於環境的惡劣,最終大約有6000多人死在了遙遠的歐洲異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遠赴歐洲的勞工參戰對於中國來説有很大的損失,南方人士對於參戰的反對也有着一定的道理。這次勞工參戰對於後來的歷史影響非常巨大,雖然多被人們忽略,但是卻作為了改變外交困局的良好辦法。
在北洋之後的歷史觀點當中,都認為這次參戰其實由於巴黎和會的原因未能有良好的外交改善,其實這種觀點有失公允,首先中國確實是實至名歸的戰勝國,一戰後期的勞工援歐對於歐洲主戰場的效果很大,直接推動了一戰的結束,並非毫無歷史價值,在一戰後期歐洲各國經濟狀態都嚴重惡化,中國的援助對於儘早結束一戰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一戰之後的中國國際地位與一戰之前大不相同,這其中一戰中國勞工羣體也應當被視為民族英雄。
巴黎和會最終結果是山東問題懸而未決,雖然近代歷史上往往認為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但實際上,中日的山東半島爭端只是在和會上處於平局的狀態,後來的華盛頓會議,中國得以正式恢復山東問題主權,與一戰當中中國的卓越表現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