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在國內也好,國外也好,不是什麼時候颳起了一股看哪個大學錢多的排名之風。顯然,大學如果按照富有程度排名,肯定還是那些綜合性大學和國家資助力度最大的大學名列前茅。

大學科研經費排名:只代表了大學的大

中國校友會網根據教育部科技司2015-2018年高等學校科技經費和人文社科研究經費統計數據,發佈了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科研經費排名的100強。

根據該項報告的數據,中國共有3所高校科研經費投入突破100億。其中,清華大學的科研經費最多,高達153.75億,排在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科研經費排名的第一名。浙江大學130.98億,排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學108.15億,排第三位;北京大學91.43億,排第四位;復旦大學88.34億,排第五位;同濟大學80.34億,排第六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9.28億,排第七位;中山大學78.12億,排第八位;華中科技大學78.01億,排第九位;天津大學75.70億,排第十位。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中國頂級大學,它們幾乎將中國大學經費的絕大部分收入囊中。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在這個表裏,我們不僅列出了中國大學科研經費的前五十名,還列出了它們2019年被國外機構所評價的全球學科前1%的學科數以及高被引用的論文數量。這兩個指標數據比以前國內教育部自己的學科評估應該更加科學、客觀和全面。

可以看到,和科研經費相匹配的是,著名大學也貢獻了相對應多的前沿學科以及高質量科研論文,事實真的如此嗎?看一下我們進行的深入分析就知道了。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高被引用論文產出效率:前十名找不到清華了

為了能夠精確看明白,科研經費高投入是否帶來了高產出,我們首先定義了一個科研效率1指標,其定義就是:用高被引用論文數除以科研經費,也就是説每花一億元科研經費能夠獲得多少篇高被引用論文。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為代表的所謂中國著名大學都落到了第18名之後,可見在科研投入的高質量論文相對產出上,它們並沒有什麼相對的優勢,反而是具有相對的劣勢。還有那個被稱為綜合實力異常強大的浙江大學也跌到了第28名。好在還有一個大學穩住了前十名:北京大學第七名。

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也是不錯的,也都穩定在了前十名。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全球ESI前1%學科數效率:清華北大都更慘了

如果覺得高被引用論文數比較單一,那麼用全球ESI前1%學科數應該就全面了不少。同樣我們再定義一個科研效率2:全球ESI前1%學科數除以科研經費支出。看看在這個指標上,各個大學如何呢?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看看這個排名,雖然排在前面的大學名字,我們也都熟悉,可是它們排在前面讓人覺得產生了很大的陌生感。往日每每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爭霸的大學排行榜突然換人了。北京大學從上個表格的排名第七名直接降到了第25名,清華大學更快,從上一個表格排名的第18名下降到了第43名。

這能説明什麼呢?我們在著名大學裏,投入了更多的資金維持了它們學科在世界上的排名靠前。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交大、復旦也好不到哪裏去

有人會説,這種排名忽略了大學之間的性質,例如理工科與文科或者綜合大學的區別。其實,以文科知名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也紛紛下滑,下滑的位次也是挺大的,尤其是在更加綜合的科研效率2上。

上海交通大學在科研效率1上僅排到了第23名,更在科研效率2表上排到了第35名;復旦大學在科研效率1上僅排到了24名,在科研效率2上排到了第27名,比上海交大還好一些。

是否我們就此否定中國的名校們,顯然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這些名校承載了中國大部分的教育與科研任務,從總體上來看它們還是中國最頂尖的知識生產和創新組織,它們的規模給予了它們很好的保護。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它們的效率,尤其是科研效率並不高,僅僅依靠過去的積累、依靠本身的規模大,用經濟學上的一句話來講就是:它們已經進入了“規模不經濟”的階段或者狀態。

貪大求全不是大學存在的目的,更不是追求的方向,儘管我們不要求大學能夠像企業那樣以效率為核心,但是如果它變成一個安逸的所在,一個維持現狀的組織,那它們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0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兩項大學排名,清華和北大均跌出前十五名,別不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