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唯一傳世狀元答卷曝光,字跡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名家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登科後》是唐代詩人孟郊在進士及第後寫下的一首快詩,在思苦奇澀的孟詩中別具一格,更加體現出詩人歡欣雀躍的心情。在古代,科舉就是寒門子弟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若能得個狀元,那更是了不得的榮耀。
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最終的殿試,殿試的第一名就是狀元郎,可直接授翰林院修撰。這個狀元可不是這麼好拿的,必須經過縣試、院試、鄉試、會試層層選拔,最後還要在殿試人才中足夠出彩,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
在長達1300年的科舉制度之中,有據可考的文武狀元有700餘人,後世之人很難想象他們的風采,究竟是如何優秀,才能在千人萬人之中脱穎而出。幸而在1983年,明代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奇蹟般地以完整面貌出現在了世人眼前,讓人們可以一睹百年前狀元郎的智慧與才學。
這張試卷是歷史上僅存的一張明代狀元卷真跡,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目前存於青州市博物館。它能夠流傳至今,全靠趙氏後人的用心保存,最後將其捐給博物館的則是趙秉忠13代孫趙煥彬先生。
趙秉忠出生於1573年,字季卿,父親是禮部右侍郎趙僖官,在書香門第長大的他自幼聰穎好學,25歲時就考上了狀元。當時殿試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先不論答得如何,光是第一眼看過去的字體,就讓人覺得賞心悦目。
古代講究“字如其人”,一手好字、一張乾淨的卷面的確能給閲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明代科舉也對書法尤為看重,明太祖、明成祖時期大力提倡書法,舉子答題務求工整,甚至在最後形成了科考必備的“台閣體”。
在趙秉忠的這張狀元捲上,他寫下的是一釐米見方的工整小楷,共2460個字,字跡整齊漂亮得彷彿印刷出來的一般。即使寫到最後,他的落筆也是從容工整,字跡之工比起現代書法名家也不遑多讓。
要知道,古代不比現代,那時候人們都是用毛筆寫字,最講究字體的美觀。現代的考試中可以奮筆疾書,但古代必須一筆一劃,這不僅考驗考生的智慧,也是對其耐性的檢測。如果字跡欠佳,即使滿腹經綸,也有可能名落孫山。
不過趙秉忠並不只是字寫得好,他的狀元卷也的確字字珠璣。他在文章開頭即寫道:“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羣,錯綜萬機,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後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
也就是説想要治理國家,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治國之法,如此開門見山、直白清晰地點題,非常容易吸引考官和皇帝的興趣。接着他又論述了頒佈法規的作用,認為國家必須立綱紀、陳法度,皇帝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使得黎民百姓有法可依。
接着趙秉忠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給皇帝提了十條建議:嚴格選拔各級官吏,明確分工,杜絕尸位素餐之事發生;打擊投機取巧之人,杜絕華而不實的文章;廣開言路,多監察地方官吏;即使對已經任職的官吏,也要抓緊對其的教育和培養;加重對貪官污吏的懲罰;加強軍隊建設;嚴懲辦案不力的貴官員,嘉獎認真偵查的官員,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提倡節儉,拒絕奢靡;賞罰分明;大小官吏一視同仁,都要自覺遵守法規。
這份答卷言辭懇切,確確實實是站在皇帝的立場來為萬民、為社會謀福祉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趙秉忠很多事情都直言不諱,敢於“冒犯”天子,指出不足,讓萬曆天子朱翊鈞不免也對其高看一眼。
這套答卷呈上御覽後,明神宗當即欽點趙秉忠為狀元,狀元捲上的“第一甲第一名”六字就是當時天子的御筆硃批,下方還有“彌封關防”長印。而趙秉忠在入朝為官後,秉性剛直,兢兢業業,最高官至禮部尚書。但也因為他剛正不阿的品行,得罪了許多同僚,最終在1622年被削職還鄉。
到了1626年,趙秉忠因病去世,明思宗即位後隨即為其追復原官,並贈太子太保銜,予祭四壇造墳安葬。
其實古代狀元卷之所以稀少,是因為它屬於國家機密,一般會被朝廷保存起來,而趙秉忠這一份被後世之人收藏的經過,恐怕也將成為一個難解的謎團。不過它如何流落民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珍貴的歷史見證,對於明代科舉和社會歷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科舉考試 進士 趙秉忠 狀元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