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滿紙的不説人話
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有間大學(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小新同學
今年浙江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突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做閲讀理解、檢驗智商的熱潮。
作文題目如下:
小新同學也慕名拜讀了這篇作品。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很慚愧,剛進入文章的第一段,在這85箇中文漢字裏,小新同學就被“嚆”、“翮”兩個生字、“嚆矢”、“濫觴”、“振翮”三個生詞絆着了。
三句話連在一起讀,眼前的母語也漸漸變得陌生起來.....
為了攻克這八九百字,有閲讀羣眾集思廣益,為文章注音解義。
還有人肩負起翻譯大任,在線將該作文轉譯成日常語句模式。
在熱心網友們的幫助下,經過集中精力、仔細投入的默讀,小新同學大概明白了這篇作文想表達什麼:
我們渴望成為獨立自由的人,對未來有自己的期許,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人本身具有“社會性”,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離不開家庭、社會對他的影響。
你可以選擇“生活在樹上”,但要記得“始終熱愛大地”——一個人既要有理想,也要做到腳踏實地。
按理説,從思考上看,這篇作文回應了考題中所設問的,對“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的看法,可以拿下點題分。
不僅如此,短短一篇考場作文裏,一氣呵成提及了海德格爾、卡爾維諾、尼采、切斯瓦夫米沃什、維特根斯坦等多位名家及其作品。
這背後所需要的閲讀量、知識面,的確不難讓他在千篇一律的“感動中國好人好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之類的寫作模板中脱穎而出。
爭議主要落在了文字表達方式上。
作文裏並不算複雜、也説不上新穎的立意,必須要用晦澀難啃的語言表達出來?
看似有深度的引經據典是否都用對了地方,用得合適?
比如,再讀一讀文章的第二段: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座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
但當這種期望流於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簡化後,小新同學大概悟出這段話説的是,在如今社會存在更多選擇、人的發展能擁有更多可能性情況下,人們開始不假思索地批判過去,這也造成當下人們難有自己堅定信奉的行為準則。
有人説,讀這篇作文,讀出了英語閲讀考試的感覺。
明明大部分單字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卻不明白作者要表達什麼意思。
很多吃瓜羣眾對這篇作文的吐槽是“讀不懂”,有人批評其過於晦澀,難以達成交流的目的。
也有人形容它“唬人”和“賣弄”,很可能會讓普通人產生一種“寫的這麼華麗這麼好看不懂,一定是我的問題”的錯覺。
也有人吐槽上述的吐槽,因為自己讀不懂而批評作品,也不合理。
但歸根結底,如果一篇文章詞不達意,基本的交流溝通意義又難尋,它也不能稱得上合格。
“我給這篇作文滿分,但請大家不要輕易模仿”其實,《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早在評分時就存在爭議。
8月2日,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佈的文章稱,在評定作文的過程中,第一位閲卷老師打了39分,但後面兩位評分老師均給出了55分的高分。
最終,作文審查組給出的判定是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閲卷大組組長、浙大副教授陳建新點評這篇文章:
“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説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點評的最後,閲卷組長也提醒大家,“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學界對這篇滿分作文的肯定,並非只有孤例。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慶祥在接受@梨視頻文化採訪時提到,閲卷老師經過複審和複評之後給學生滿分,這一舉動值得肯定。
楊教授也表示,“這並不是説鼓勵考試都去寫像《生活在樹上》一樣的作文,而是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按照自己的個性,寫出有個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這種作文。”
首先,就陳建新副教授的點評而言,“給作文評定滿分”與“不鼓勵其他學生模仿這篇滿分作文”這兩件事,本身就存在矛盾。
滿分的評定,不可避免地會對其他考生造成一種導向:這篇文章是範文,像這樣寫考場作文能拿高分。
畢竟,閲卷組的評判代表的是官方意見,對學生而言,在應試競爭的環境下,向高分看齊,也約等於向這樣的寫作方式看齊了。
有網友調侃道,照這麼下去,預計明年高考,一眾高考生都要在作文裏寫上“布迪厄場域”,畢竟任一考題都能套得上這個概念。
人大楊慶祥教授鼓勵學生寫出個性化的文章,出發點當然也是好的,希望學生不被所謂的作文模板束縛,不要只想着寫好“考場八股文”。
但“個性化”又是一個彈性極大、也非常模糊的概念。
什麼樣的表達能稱作有個性?“個性化”又有哪些評判標準?
曾有個性考生用文言文寫考場作文,活用古字,有文采也有思想,最終另闢蹊徑收到了名校的橄欖枝。
但如果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標新立異、追求個性,這樣的做法就劍走偏鋒了。高考考場也不是不曾出現過這類例子。
2009年高考,四川一位考生用一般人基本不太瞭解的似甲骨文、青銅銘文、大篆等古文字,寫了一篇考場作文。
不像今年的這篇滿分作文,懂的人能讚賞其深意,四川考生的古文字一登場,閲卷老師可能都要懵了:
這文字,看都看不懂啊。
為了評分,閲卷組先是請專家將該作文的文字翻譯成簡體字,然後再對文章的水平進行評定。最終,這篇文章的結局也不像《生活在樹上》,由於文不對題,該名考生的分數“大概就只有幾分”。
四川省社科院一位社會學專家曾向媒體表示,如果這位學生是表現過頭,可能就存在惡搞的嫌疑。
一篇好文章,和一篇優秀的應試作文,可能不是一回事被吐槽堆砌高深辭藻、學術詞彙的《生活在樹上》走紅之後,2007年江蘇卷的一篇考場作文也被重提。
有人説,好的文章應該像這樣平實簡單、質樸但有力。
文字不需故弄玄虛、強行炫技,言語之間也能讓人感受到真摯的情感。
這篇《懷想天空》到底是不是一篇好文章,當然也是見仁見智。
但在當年高考的考評中,它一度被認為不是一篇好的高考應試作文。
第一位閲卷老師先打了36分,剛及格;二評老師則給了42分,一個位於全體學生中游的分數;再根據一二評的分差,加上第三位老師的判定39分,這篇作文拿下了37分。
直到複查階段,江蘇省高考語文閲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發現了這篇文章,最終給它評了54分。
如果沒有後來的修改,它在大多數閲卷老師評判標準裏,最多是一篇剛剛越過及格線的考場作文。
這樣的反差或許是在表示,一篇好的文章,和一篇優秀的應試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一回事。
畢竟,於寫出一篇高分作文而言,一個人早從的中小學階段,就被設置了一定的寫作培養路徑,其考核也被限定在了一定的框內。
空間有限也不是沒有好處,它意味着成為所謂“優秀”,更有模式可循。
比如,你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在很短的閲卷時間內脱穎而出,吸引評卷人的注意。
正如微博網友@雲中上師所説,假如説這名滿分作文考生真有什麼迎合,那麼可能那種矯飾性的遣詞造句正是目前從中學開始提倡的文風的結果,差別只是這位考生用了較為冷僻或者看起來更“好看”一點的詞彙和更“高級”一點的引用而已,本質上仍然是這種文風的升級版。
從某種程度上説,看起來很不一樣的《在樹上生活》,恰好完美地契合了拿高分的要素。
寫作課就是這麼教的,考評也是這麼定的。
既然如此,這篇滿分作文到底是不是好文章,還重要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間大學”,作者小新同學,編輯秋褲,排版慄殼,未標註來源圖片來自網絡。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