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高考出分季,最受矚目的,還是那些在考試中拔得頭籌,被頂尖大學錄取的狀元們。
湖北省理科狀元唐楚玥,總分725分,其中數學差一分滿分。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總分726分,三年前,她還以727.5的成績,斬獲重慶中考狀元。
除了這些狀元們,還有一個貴州的三胞胎家庭受到廣泛關注,原因是三姐妹的成績都在610分以上,超過一本分數線130多分。
那麼,學霸到底是怎麼養成的?而且一個家庭居然也能出現這麼多學霸?
經過一番研究,我發現大眾只看到了那些孩子勤奮好學的一面,卻忽略了他們背後的一面。
01
你只看到他們的成績
但沒看到他們的後台
今年重慶的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曾經也是重慶中考狀元,而且還是截至7月25日已查到的全國二卷狀元,傳説中的“三元及第”。
當被問到學習秘訣時,女孩的班主任説:“她的學習習慣特別好,讓我都感覺很佩服”。
比如:
專注力很高。她不刷題,不上輔導班,上課時保證100%專注力。
非常注重細節。她寫學習經驗分享,不僅邏輯嚴謹,還會逐一校正錯別字。
那麼,她的這些優質學習品質是從何而來的?如果簡單的歸因於“學霸基因”,顯然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好在我們從謝爸爸的口中得到了答案,原來,他們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一直是保持未雨綢繆的思想。
為了培養孩子的閲讀力,謝爸爸説,從她一歲多開始,家裏就訂了很多幼兒畫報、繪本等。
“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給我們把故事講出來。”女兒因此愛上了閲讀,也逐漸養成了高效閲讀的能力。
而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5歲起就帶她學習鋼琴,到目前已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
當然,學霸的養成是方方面面的,但如果父母能從小培養孩子優秀的學習習慣,即使天賦上不到狀元的程度,相信未來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
另一位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的爸爸,在接受時也曾説過,孩子之所以取得佳績,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看完這些狀元父母的採訪,我們可以發現天才不可複製,但優秀一定有跡可循。從小幫孩子培養好習慣,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就像2019年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説的那樣: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必須要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
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真是應了那句話,教育並不是臨時起意的敲打,而是恆久而深厚的渲染。
所有被旁人視作的“天賦異稟”,都逃不開父母從始至終的規劃佈局。
02
沒有天生的神童,
只有傾情付出的父母
説完這些狀元父母的教育方式後,我想起了另一位讓人驚歎不已的女孩。
來自湖南長沙的00後學霸李樂遙,在高中還未畢業時就收到了來自六所世界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並且都為其提供高額獎學金。
而李樂遙過往的履歷,更叫人讚不絕口:
初中拿到CCTV希望之星英語冠軍,後來參加江蘇衞視的《一站到底》又拿了冠軍;
參加托福考試獲得119分,5門AP全部滿分,且是大陸最高分;
獲得全國辯論賽亞軍,還是中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聯賽亞軍和亞洲前20強;
……
記者採訪李樂遙的媽媽,一句話叫人醍醐灌頂:“要清晰規劃自己的人生,也不能錯過青春期的美好。”
女兒興趣廣泛,他們便大力支持。一有假期就帶着李樂遙出去見世面,家裏的不少積蓄都用在了旅遊上。
李樂遙喜歡英語,李媽媽從小就帶着女兒一起閲讀英文故事,小學開始就培養英語語感;
李爸爸更酷,為了培訓女兒的數學思維,自己先攻克奧數,然後再給女兒佈置作業。
你可能已經發現,
每一個脱穎而出的孩子,除了天賦之外,背後都站着一對運籌帷幄的父母。
與李樂遙相似的還有另一位“天才”——馮羿。
2017年,年僅10歲的馮羿在“亞洲達人秀”舞台上,獲得了“小神童”的美譽,之後更是和諸多明星同台演藝,並舉辦了個人演奏會。
可是,這麼一個“音樂天才”,在小時候卻因為手指不靈活曾一度討厭上音樂課。
之後,為了訓練他手指的靈活度,父親買了兩個尤克里裏,自己邊學邊教馮羿。
每當馮羿坐不住時,父親都會在一旁鼓勵他,並引導他用自己的方式、節奏去彈喜歡的曲子。
隨着父親深情的陪伴、引導和支持,馮羿才逐漸對音樂感興趣,並在音樂道路上獲得成功。
這個世界沒有天才,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03
教育的本質,就是拼爹媽
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以往家庭環境、財產的比拼,而是拼父母的人文修養底藴、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
剛從蚌殼裏挖出來的珍珠也許值不了多少錢,可一旦用繩子結成串,就一躍成為價值連城的珠寶。
那些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找到了這根繩子。
就像去年播出的腦力節目《最強大腦》中,那位被戚薇和郭采潔稱為“凡寶寶”的13歲少年:
凡正陽
。
凡正陽和爸爸凡廣寬組成的父子檔組合,也是《最強大腦》節目開播以來,首對“上陣父子兵”。
在《最強大腦》一大波年輕人的包圍中,凡廣寬這位40歲“高齡”爸爸的到來實屬“意外”,而13歲凡正陽的履歷則更讓人“驚歎”。
還在讀小學的他,獲獎無數,小小年紀就獲得第三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現場編程小組一等獎。
這也使得凡正陽一出場,就引得場上選手紛紛誇讚“別人家的孩子”,而且他在比賽中的經歷,完全可以用“逆襲”來形容。
他的初始排名第55名,第一輪數字謎盤,他從進組時的第55名突出重圍,耗時27秒64,成功逆襲至第10名。
而凡正陽有今天的成就,都歸功於有一個眼光長遠並以身作則的父親。
他的爸爸凡廣寬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現在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學歷智商雙高。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凡廣寬也是教導有方。
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並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啓發孩子思考,比如:陪孩子下棋、玩推理遊戲,紙牌遊戲及福爾摩斯案例遊戲等。
同時,眼光長遠的凡廣寬,開始讓孩子學習與時俱進的教育:
少兒編程
,
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並加強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在爸爸的培養下,凡正陽很愛動腦筋,他從小學四年級起,只要參加數學比賽,基本都能獲得一等獎或二等獎,堪稱“智二代”。
而且凡廣寬善於以身作則,用自身行動來教育孩子。就像這次參加《最強大腦》,原本只是為了陪兒子凡正陽來“練兵”的,沒想到憑藉自己出色的發揮,順利躋身百強名單,成功與兒子並肩作戰。
雖然凡廣寬最終未能闖關成功,但他相信兒子能夠繼續前進。正是因為凡廣寬這種教育方式,才有了凡正陽在節目中的突出表現,成為了人們口中那位“別人家的孩子”。
曾國藩説:“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
養育孩子,不是隻有“養”,還要有“育”。
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尾 聲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謊言?”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是:
這句話不是謊言,只是用錯了對象。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將來往死裏折騰孩子,而是現在往死裏折騰自己,因為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研究表明:孩子在18歲之前,家庭教育的影響比例超過60%,而學校的教育只佔30%,剩下的那不到10%來自社會教育。
所以,每一個創造出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在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之前,願我們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