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朱瞻基的錯誤政策以及朱祁鎮的一意孤行釀成了土木之變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恥辱,是給大明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差點就把大明給打死了。

我們知道,土木堡之變的主要人物就是蒙古人也先和明英宗朱祁鎮,可朱元璋北伐八次,朱棣北伐五次,處處都是在針對蒙古,朱元璋時期甚至還有滅亡北元的捕魚兒海之勝。按理説此時的蒙古就算是還存在,但也是屬於苟延殘喘一類,又怎麼可能擁有圍困數十萬明軍於土木堡,甚至一度逼近北京的實力呢?

要了解土木堡的內情,就必須從朱元璋時期説起了

一般來説,土木堡之變的主要禍首就是英宗好大喜功,執意要御駕親征,以及太監王振胡搞瞎搞而導致的。但當時隨英宗出征的軍隊可是號稱五十萬大軍的,就算打個折也有二十萬以上,如果也先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的話,又如何能圍困住這幾十萬大軍呢?

朱棣和朱瞻基的錯誤政策以及朱祁鎮的一意孤行釀成了土木之變

對於在朱元璋、朱棣時期被多次擊敗的蒙古來説,又是如何建立起這樣一支精鋭武裝的呢?這就要從滅亡了北元的那場捕魚兒海之戰説起了。

朱元璋時期,大將藍玉經過捕魚兒海滅亡了北元,之後蒙古內部經過了數年的內戰,分裂成了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而其中兀良哈由於歸順大明時間較久,所以被朱元璋安排了以嫩江為屬地,轄區包括了今天西遼河和老哈河等廣大地區。捕魚兒海之戰後,被藍玉俘獲的大部分北元軍隊也都被安排在了此地,並被分成了泰寧衞、朵顏衞和福餘衞三衞,史稱為“兀良哈三衞”,或稱“朵顏三衞”,以起到以蒙制蒙的目的。

這支軍隊本來由寧王朱權管轄,在朱棣起兵之時,靠計謀把這支部隊給搶了過來,並在靖難之役攻城略地,立下了大功。有感於朵顏三衞的功勞,朱棣將寧王內遷到江西,把原屬寧王的內蒙古興寧地區悉數交給朵顏三衞管理,到了英宗父親宣德皇帝時期,更是把鉗制朵顏三衞的開平衞撤銷,使得朵顏三衞在興寧地區發展壯大,並逐漸向瓦剌靠攏,畢竟他們才是一家人。

在永樂一朝對蒙古政策是:拉一打一。除去已經歸順的兀良哈之外,打壓韃靼拉攏瓦剌就是朱棣時期定下來的國策,但在這期間,朱棣五次北伐主要都是針對韃靼,這反而令東北瓦剌開始坐大。而且朱棣時期大力削藩,把原來鎮守遼東地區的谷王、韓王、遼王全部內遷,雖設立了奴爾幹都司管理遼東,但其力量完全不能和三王坐鎮時相比,後來的遼東不斷受到了瓦剌和兀良哈侵襲,直到明英宗正統初年,遼東女真各部為瓦剌吞併,其部隊也成為了南下侵明的急先鋒。

朱棣和朱瞻基的錯誤政策以及朱祁鎮的一意孤行釀成了土木之變

在瓦剌南下時的三路大軍之中:東路是可汗脱脱不花率領的韃靼騎兵,南路是瓦剌知院阿剌率領的遼東女真和兀良哈三衞軍隊,中路就是瓦剌太師也先率領的精鋭瓦剌鐵騎,三路共六萬大軍,全是驍勇善戰的蒙古精鋭。大明軍隊説就説是和瓦剌開戰,實際上面對卻是整個蒙古部落聯盟,這在朱棣時期都不敢做的事,偏偏就落到了口氣大過底氣的朱祁鎮手裏。

當然拋開朱棣和朱瞻基對蒙古的姑息和錯誤作為來説,朱祁鎮也需要為“土木堡之變”買單的。當時朝廷對於也先的南侵,最正確是駐守前線邊將的“防守反擊”策略,可大太監王振為了以戰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顧實際情況攛掇朱祁鎮御駕親征,此時才二十多歲的朱祁鎮,自然也是心頭一熱,僅僅準備了三天就帶着數十萬大軍出發了。

尤其可笑的是,大明朝廷上下對於邊將的建議置若罔聞,而且對瓦剌大軍的虛實可説是毫不知情,甚至在出發前還有人用占卜的情況來説“北征必勝”的話。可瓦剌這邊呢?也先算是繼北元王保保後最強的大明對手,而且他之所以選擇在正統十四年南侵,原因就是他知道了此時大明王朝的精鋭部隊大部分已經調到了平定鄧茂七之亂,那所謂的五十萬大軍,要麼就是臨時拼湊,要麼就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

戰場上最講究的就是情報,光憑一腔熱血的話最後也只能落得個慘敗的下場,所以從朱祁鎮不顧勸阻,執意踏出紫禁城的那一天起,“土木堡之變”就已成定局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2 字。

轉載請註明: 朱棣和朱瞻基的錯誤政策以及朱祁鎮的一意孤行釀成了土木之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