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戰國時期,如果説有哪一場戰鬥最為人所熟知,有那一場戰鬥最為慘烈,那麼無疑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秦趙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攻打對方。
最終,趙國戰敗,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兵,從此衰弱。而秦國亦不好受,秦昭襄王以秦國亦損失慘重為由,拒絕了白起繼續進攻趙國的提議。
而這場戰爭之中,被罵得最慘的就是趙國將軍,趙括。可以説,趙括的紙上談兵,被後人當作了無能的典範。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這裏並不想為趙括解釋,只是做一個假設:如果趙括沒有上場,廉頗依舊在抵擋秦軍,那麼秦軍最後會撤退嗎?
一、上黨之爭,秦國勢在必行
縱觀秦國的崛起史,其實就是一部東出史。秦國一開始只是西周的附庸小國,因為善於養馬,才獲得了周天子的賞賜,進而獲得了一塊用以繁衍生息的土地。
隨後,周幽王無能,使得西周滅亡。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正式冊封為諸侯,並被賜予岐西之地。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在這之後,秦國和春秋時期的晉國,戰國時期的魏國,更是圍繞着河西之地,展開了數次的爭奪。理由就是,秦國想要東出。
因為從地圖上看,秦國想要順利地實現東出,就必須奪取河西之地。因為秦國的函谷關,雖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且南邊有秦嶺天險,北邊有黃河阻隔,但是這個黃河的西邊,也就是河西之地如果落入他國之手,那麼函谷關就形同虛設了。
這也是為何數代秦王都要奪取河西之地的原因。上黨這裏也是如此。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經歷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但是卻依舊無法迅速地擴大戰果。而上黨乃是秦國東出的必經之地,因此,對於上黨這個地方,秦國是勢在必行的。
可是,這個本來應該納入秦國版圖的土地卻被趙國截糊了,這也難怪秦昭襄王如此生氣,不惜費盡全國兵力也要拿下上黨。
正如河西之地一樣,哪怕當時的秦國國力不敵晉國、魏國,秦國也要爭奪上黨之地,更何況此時的秦國是戰國最強呢?
二、長平之戰,秦國已經沒有後路
眾所周知,秦國的崛起得益於變法的完善。那麼秦國變法的核心又是什麼呢?是軍功爵制。
在先秦時期,貴族和平民之間是不可逾越的,這在保證貴族血統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降低了平民的作戰積極性,這基本上是各國的共識,除了秦國。而秦國因為地處西戎,長期遠離中原文化,所以對這方面的忌諱並不多。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於是,秦國破天荒地廢除了原來的貴族世襲制,改成了人人皆能成為貴族的軍功爵制。只要作戰勇猛,就能成為貴族,這就是秦國士兵的理念。
是以,秦國士兵的作戰積極性極高,能力極強,秦軍也被山東六國稱為虎狼之師。然而,秦國軍功爵制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需要戰爭。
秦國的軍功爵制,對於士兵的獎勵十分豐厚,既有土地,又有人口。但是秦國就這麼大,想要維持住這種消耗,唯有戰爭,並且要獲得勝利。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長平之戰正式爆發之前,秦國和趙國已經僵持了很久,這種僵持對於秦國十分不利。這不僅是因為秦國的戰線比趙國長,糧草壓力大,更是因為秦國的軍功爵制容不得秦國失敗,更別説是此時的秦國已經舉傾國之力了。
因此,長平之戰,秦國唯有戰,且不能輸。
結束語
結果很明顯了,哪怕長平之戰,趙王沒有用趙括取代廉頗,處於戰略的考量,秦國也不會撤兵。而通過兩國的國力對比,秦國大概率還是會贏,只不過贏得更慘一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2 字。

轉載請註明: 秦趙長平之戰,廉頗如果沒被趙括取代,秦軍會撤兵還是強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