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沒有拼音之前中國人是怎麼認字的?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經典

  漢字的結構主要是聲旁加形旁。除開少數不包含聲旁的字,多數字除開各種聲旁(包括一級聲旁和二級聲旁)之後剩下的部件就是形旁——這個意義上的形旁才五百多個。所以學漢字字形,主要是要記住一千多個聲旁和五百多個形旁的問題。學字者如果本來就是説漢語的,就只要將這些字形跟口語裏的“字”對應起來即可。


 

  至於學字的讀音,西周造形聲字時,最初各聲旁的對立體現的就是字音的對立——諧聲時是按“聲基”來判斷的——漢字一個字的字音在那時是“輔音前綴 + 主幹輔音 + 輔音中綴 + 元音 + 輔音韻尾 + 輔音後綴”的結構,音基是指其中的“主幹輔音”類別相同(比如是 t/th/d/n/l 是一類)、元音相同、韻尾相同。也就是説,最初的字音由聲旁的不同來體現。

  不過那時還沒拼音。到了東漢,才借鑑了梵文拼音的概念,開始用”反切“來表示字音以讓人們容易學習當時的讀書音。反切就是取兩個字來標音——用上字的聲紐拼下字的韻(但須要注意的是,這個相拼是拿當時的字音來拼的,不能用現代音去拼)。

  反切剛出現的時候,是零散地不成體系地進行拼合的。但到了南朝時,反切這種拼音手段已經非常流行並逐漸系統化。分析當時的字書裏的反切,可以發現實際多數反切已呈系統化,反切用字的範圍逐漸縮小;當時那些反切規則比較有規律,似乎是建立在對聲紐、韻部的類別的詳細分析上的。

  而南北朝到隋唐的韻書,則是對這些反切用韻部分類的形式作了字音分類。同一韻的都擺在一起,然後同韻不同聲紐、介音的,又各自分開。

  唐之後,還開始流行“韻圖”,就是將字填到一個分析當時字音的表格裏——縱列是聲紐,橫行是韻部、介音、聲調這些信息。韻圖實際展現的就是拼音。但由於漢字的學習需求主要還是來自於漢語本身的使用者,所以實際學字時基本用不上(要學漢字,直接對應口語和漢字即可),因此一般只用於分析音韻與辨明訓詁的用途。

  其實現代不用拼音照樣能學漢字,現代拼音最大的作用其實是讓人們能用拼音快速地輸入漢語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