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田豐和許攸有怎樣不同的人生 田豐剛而犯上是怎麼回事?

探究田豐和許攸有怎樣不同人生田豐剛而犯上是怎麼回事?田豐和許攸曾經是同事,為袁紹打仗出謀劃策。當時的中國地方割據,袁紹是其中比較強大的一股力量。打到後來,北方只剩下袁紹和曹操兩方,為了吞併對方,迎來了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可是田豐是反對討伐曹操的,因為己方在不久前已經打過幾場仗,士兵們很累了,現在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田豐形象圖

可是許攸持反對意見,認為既然已經打了好幾次勝仗,就應該一股作氣,再接着往下打。這樣的想法與袁紹不謀而合,採納了許攸的意見。但事實證明田豐的謀略才是正確的。袁紹大敗,被對方打得狼狽不堪。袁紹腦羞成怒,加上許攸的挑唆,殺死了田豐。

田豐是袁紹謀士中最厲害的人,能想到事情的方方面面。他的人品也很好,正直善良。可是曹操曾説他太過剛毅,不能變通。而許攸在謀略上雖然不及田豐,但他能成為袁紹的謀士,也應該是滿腹才學。在選擇上,他就不像田豐一根筋。儘管袁紹沒有怪罪許攸出了壞主意。可那時許攸兒子貪污的事情被告發了,袁紹乾脆不再採取許攸的謀略。還打算在打完仗後殺死了他。許攸作為謀士,還是能把握人心的。他趁人不注意逃到了曹操的陣營。曹操是不喜歡許攸的,因為他人品太壞了。可是曹操需要知道敵營的一些情況,就留下了他。因為他的好幾次建議都打敗了袁紹。可許攸老毛病又犯了,開始居功自傲。曹操忍無可忍,在吞併敵人的勢力後,就把許攸一刀結果了。

田豐和許攸兩個人不同的性格,給與了他們兩個不同的人生。如果田豐多一點許攸的精明,能逃到曹操陣營,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

三國田豐

田豐智慧絕倫,是三國最好的謀士之一。他是河北人,年幼的時候,他在鄉間就有聰慧的名聲。長大當了官的田豐很得上司的器重,可是那個時候,太監專權屢次謀害忠臣,他認為這個朝堂已經不值得他報效了。於是辭官回家了。經過熟人的推薦,他成為了韓馥的部下。

《三國演義》田豐劇照

不久韓馥被袁紹取代了。袁紹聽説過田豐的名聲,就帶着禮物招攬了他,並對他很信任。他們兩人在消滅公孫伯珪時,曾經患難與共,共同面對一羣射箭手。靠着田豐的計謀,袁紹平定了整個河北,實力大增。

可是,有時候袁紹不會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揮兵南下攻打劉備,田豐認為現在應該攻打曹操的後方,與劉備的兵馬一起夾擊他。這樣就能除掉袁紹在北方最大的敵人。可是被他的主公推託了。田豐就覺得很可惜。袁紹沒有像表面上心胸寬大,其實是一個小心眼的人。他知道田豐的態度後,就疏遠了他。曹操也害怕袁紹會在後方攻擊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把劉備打敗了。在劉備來投靠袁紹後,袁紹認為可以進攻曹操了。可田豐認為應該打持久戰,曹孟德用兵出其不意,不能看輕他。這次的反對把袁紹徹底得罪了,把田豐關了起來。

袁紹被曹孟德打敗了。一回去,就殺死了田豐。田豐在三國諸侯的眼中是一個可怕的對手。曹孟德曾感嘆,失去了田豐的袁紹必敗無疑。

田豐沮授

田豐和沮授同是河北人,都曾經在韓馥手下當過差,後又一起成為了袁紹的謀士。他們是曾經患難與共的朋友,而且他們提出的謀略常常異曲同工。田豐和沮授對於官渡之戰都主張守。可是最終袁紹還是決定攻打曹孟德。對於這個決定,田豐屢次勸諫,最終被袁紹關進了大牢。

《三國演義》沮授劇照

沮授見主公沒答應他的建議,就沒説什麼了。而且全程參與了官渡之戰。在打仗開始前,他看出了曹孟德的雄才大略,怕這場戰爭的結局被自己猜中,為了保全家人,就事先把家裏的錢分給了族人。

在渡河時,沮授認為前鋒官雖然勇猛,卻還不能獨當一面,提議把他換下來。而且應該兵分兩路,這樣能大大保證己方的安全。可是袁紹不聽,反而撤了沮授統領士兵的權利,把他的兵給了另外一個軍官。在渡河後,沮授又對袁紹提出建議在這個時候應該打持久戰。可袁紹還是不從,最終袁軍大亂,袁紹戰敗而逃。

沮授被俘了,誓死不接受曹孟德的招安。逃回袁紹陣營失敗,最終被殺害。

而此時的田豐也被惱羞成怒的袁紹殺害了。田豐和沮授是他們主公手下最好的謀士,可是他們的主公一意孤行,不聽他們的勸諫。

田豐和沮授還是有不同的。田豐在他的主公已經確定要攻打敵人時,還是執意勸諫主公收回成命。而沮授知道主公意不可更時,就會想辦法辦成接下去發生的事。

沮授與田豐相比更容易接受現實。


田豐剛而犯上

田豐剛而犯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説田豐剛毅,常常做出冒犯主公的舉動。説這句話的人是荀彧。他是曹阿瞞的謀臣,這句話選自他對袁紹身邊的謀士的評價。 後面還跟着對袁紹其餘三謀士的評語。

田豐肖像

荀彧認為袁紹身邊有名的謀士缺點大於優點,而且他們不團結,一定會起內訌。勸曹孟德安心,袁紹對他構成不了威脅。事實證明荀彧的看法是正確的。田豐因為剛而犯上被他的主公賜死。

田豐聰慧,智謀在袁紹帳下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可是他太剛毅了,作出的舉動常常讓他的主公下不來台。田豐反對袁紹攻打曹孟德。認為現在時機不成熟,可是他的主公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偏要發兵。田豐對主公説他的方法更好,只要等待時機就能取勝。袁紹一聽,火上來了,這不是在説自己是個蠢腦子,自己苦心想要打敗曹孟德難道是就這麼讓你看貶。一怒之下,就把田豐降為了車伕,讓他趕車跟隨大軍攻曹。袁紹想讓田豐親眼見到自己的勝利,證明他説的話是錯的。本來一般人到了這裏,應該不會再對袁紹説什麼了。可田豐不是一般人,驢脾氣也上來了。再次勸袁紹,軍隊應該馬上停止前進。這次袁紹把他拉進了大牢。

在袁紹敗了之後,他説,其實早知道會敗,而主公是不會放過自己的,一付慷慨就義的樣子。袁紹認為這是在譏諷他,就下令殺死了田豐。如果田豐沒有這麼剛烈,軟化一下,也就不會讓他的主公這麼下不來台。如果他懂得用軟化的態度來向袁紹解釋他的觀點。袁紹就算非要一意孤行,也不至於殺了他。

田豐之死

田豐死得很冤枉。他死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做事情太耿直了。田豐是袁紹的謀士,屢次為袁紹出征出謀劃策,為主公消滅敵人立下大功。當將軍想要出征討伐曹孟德的時候,田豐持反對意見。理由很充分,天下局勢已經慢慢平穩下來,現在發動一場戰爭的話,師出無名,往後要受到正義之師的圍剿。

田豐肖像

再説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士兵們疲於奔命,現在需要整合一下軍隊。還不如先向皇帝稟告上次戰爭的勝利,如果曹操阻攔的話,我們就有藉口興兵了。在那時打游擊戰,那麼勝利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但袁紹一意孤行,根本聽不進去,並把田豐降為了車伕。

在攻曹的路上,田豐不忍心士兵去送死,再次勸阻袁紹。這次袁紹沒有輕易地放過他,把他關進了大牢。可是田豐也不是輕易屈服的人,第三次力諫。這次袁紹想拿他來祭旗,但被人勸住了。經歷了最後一場決戰,官渡之戰後,田豐的主公徹底敗了。這個時候,他才恍然覺得田豐説得話是正確的。他一開始是想把田豐給放了,可轉念一想,説不定這個謀士在暗中譏諷自己的失敗。所幸把田豐給殺了。

田豐這個忠心耿耿的謀臣就這麼死了。如果袁紹聽了田豐的話,在最後一戰中未必會輸得那麼慘。田豐腦子聰明,早就對身邊的人説過,如果袁紹勝利,一高興説不定會放了他。如果失敗了,怨恨會讓他心裏的猜忌發作,自己難逃一死。他沒有逃跑的打算,心甘情願地認命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0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究田豐和許攸有怎樣不同的人生 田豐剛而犯上是怎麼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