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科大少年班嗎?能進入這裏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裏。
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
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尹希喜歡宅在家裏看書,並且都十分“高深”。
二年級的時候他有次看微積分被媽媽發現了,十分生氣,和他説“基礎沒打好不許看這樣的書”,那語氣彷彿是少年在偷看武俠小説一樣。
因為成績優異,父母打算將其跳級到三年級,老師卻不同意。結果當年尹希就在作文比賽中得獎,可以説沒有什麼科目能難倒他,而且尤其喜好物理學。
老師對這個孩子有些無奈,不做筆記,不寫作業。對此尹希的解釋是,都記住了為啥要動筆呢?而面對空白的作業本,他當着媽媽和老師的面,只輕輕畫了一道輔助線。
媽媽有點下不來台,問他“過程呢?步驟呢?”尹希感到更加無辜,“這不明擺着麼,還要寫什麼,直接出結果了!”
後來老師和家長也由他去了,反正總是第一!12歲時,尹希以572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7歲時研究生畢業,尹希順利拿到哈佛offer,去哈佛讀博士。
他畢業那年,24歲,哈佛為他打破了博士生不能留校任教的規矩,成為物理系助理教授。但是因為講課過快,學生一時難以承受,為此他特意不備課,方便學生跟上節奏。
多年過去了,神童的現狀如何?
而每當有記者問他何時回國時,尹希總是在沉默後,回以一個微笑。問的次數多了,尹希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説:“我很享受和同事合作的狀態,這裏有一流的物理學家,如果有不明白的事,走到隔壁辦公室討論就好了,這對於科研尤為重要。”
隨後的話讓人深思,“我如果回國,不能自己回來,而是要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來。”這可以説是他的一個心願,但哪天能實現還是個未知數。
為什麼我們總為他人做“嫁衣”?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到87%。
為什麼像尹希這樣的天才留在美國,他的回答顧慮重重呢?首先就是學術氛圍。比如出軌、過氣女明星,直播帶貨輕鬆掙千萬,可能是很多科學家一生也不敢想的薪水,很諷刺。
再就是個別高校論資排輩現象嚴重,對有能力的人才重視不足,很多留學生回國後遭遇“水土不服”,搞人際關係的時間要多於學術研究。
但我們也要看到,如今國內的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一直在努力,改變現狀,用實力説話,希望將來我們可以不再抱怨,為什麼頂尖的人才都跑去了國外?
發展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希望中國的學子能夠不負期望,學有所用,學為國用!
互動話題:你每天讓孩子努力學習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