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稍微熟悉春秋歷史的人或許都知道這樣一件奇案,一個顯赫世家,突然一夜之間全家被害,只剩下一個嬰兒倖存,沒錯,這就是先秦第一大案——趙氏孤兒案。
事情發生在春秋中期,按照傳統的説法,晉景公聽信奸臣屠岸賈讒言,派兵圍攻下宮,屠滅了趙氏全族,趙氏孤兒的父親趙朔也被殺害。當時,趙朔的夫人莊姬藏在晉國宮中,為了保住趙氏唯一的血脈,莊姬夫人將孤兒託付給了忠肝義膽的家臣程嬰。為了徹底讓趙氏絕種,心狠手辣的屠岸賈假傳晉君之命,要將全國半歲以下、一月以上的嬰兒全部殺絕,為了保住趙氏孤兒,也為了拯救無辜,程嬰與另一位趙氏門客公孫杵臼商議,最後決定用程嬰自己的兒子代替趙氏孤兒,由公孫杵臼親自獻給屠岸賈。屠岸賈沒有認出嬰兒是程嬰的兒子,於是將嬰兒和公孫杵臼一起殺掉。就這樣,趙氏孤兒得以保全。趙氏孤兒取名趙武,十幾年後,趙武在韓厥的幫助下,殺了屠岸賈,為趙氏家族平了反。
以上的説法主要是根據《史記·趙世家》和元雜劇《趙氏孤兒》的記載。當然,有一些史書對此事卻給予不同的説法,即《左傳》記載的“趙氏內亂説(這裏不再做展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左傳》)”。於是,現在的歷史愛好者們以及獵奇者們根據這些不同的記載聯想出了無數的場景,讓這場千古奇案變得更加神奇。
可當我們打開瀏覽器,查閲資料,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去結合當時的大背景,勾勒出一副在大歷史背景下的千古奇案。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千百年來,由於受到元雜劇的影響以及中國人崇尚忠義、痛斥奸臣思想的影響,人們過於將目光集中在程嬰、公孫杵臼和屠岸賈這三個小人物身上,最終把這樣一樁奇案硬是説成一個奸臣害忠良,義士協助忠良復仇盡孝的故事,生動再現了儒家忠義孝的思想。
而現在,雖然不少歷史愛好者們努力挖掘真相,但大多數人僅僅把目光鎖定在趙氏家族內部(列如上面那張圖片),未免顯得格局過於狹小。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解讀這段歷史呢(暫且按照《史記·趙世家》的説法)?
前面我們已經交代過了,趙氏孤兒案是發生的晉景公時期。不過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我們把眼光放到晉文公時代,看看趙氏家族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家?
趙氏的顯赫起源於趙衰,他是晉文公重耳手下的賢臣,曾經追隨重耳在外流亡數十載,晉文公繼位後,他又輔佐晉文公打敗楚國,奪取中原霸權。晉文公死後,他又輔佐晉襄公擊敗秦國,可以説,趙氏家族對晉國的崛起可謂功高至偉。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但是,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由於晉襄公英年早逝,新君晉靈公年幼,晉國的權力出現了真空。為了爭奪執政權,以趙衰之子趙盾為首的趙氏家族與以狐偃之子狐射姑為首的狐氏家族發生了激烈爭鬥,最後,狐氏失敗,狐射姑流亡國外,趙盾獲得了晉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權。
可誰知,年少的晉靈公並不是一個温順的好孩子,相反,他為人殘暴、刻薄,他不甘心趙盾執掌晉國大權,於是派出刺客刺殺趙盾,誰知刺客卻將消息告訴了趙盾。趙盾為了避禍,於是帶着族人連夜出城,可當趙盾剛剛走出城郊時,趙盾的弟弟趙穿刺殺了晉靈公,於是趙盾又立了新的國君,即晉成公,繼續在晉國執政。
趙盾死後,其子趙朔繼續把持朝政,而此時晉成公也已經去世,即位是他的兒子晉景公。
當時,社會出現了巨大變遷。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卿大夫所屬的私田大量增多,甚至超過了諸侯公室所掌有的公田。另外,通過爭霸戰爭,卿大夫階層又憑藉着軍功不斷擴大自己的封地,形成所謂的“國中之國”。後世儒家曾有一句名言,“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而當我們縱觀此時的諸侯列國,除了楚國等少數諸侯之外,幾乎都出現了“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而這種狀況在晉國尤為嚴重。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趙氏家族正是晉國最強的卿大夫家族,趙氏父子把持晉國朝政,幾乎將晉國國君架空。趙盾雖然治國安民有功,但性如烈日,使得晉國國君以及其他的晉國貴族總是如芒刺在背。而趙氏的族人多憑藉着趙盾的權勢,驕橫跋扈,尤其是趙穿,不但其人驕橫無比,而且還以下克上,弒殺了國君(不管晉靈公如何,弒君都是大罪)。再加上當時楚國在楚莊王的帶領下,打敗了晉國,奪走了原屬於晉國的霸權,這更加引起了晉君的對趙氏的不滿。
為了奪取實權,也為了打擊日益壯大的卿大夫勢力,晉景公利用了趙朔威望不高,其他卿大夫貴族對趙氏專權多有不滿這一有利時機,培植自己的親信屠岸賈。隨後,在晉景公的策劃下,屠岸賈率軍發動了下宮之難,誅滅了趙氏家族,這樣便有了趙氏孤兒的故事。但是,無論是晉景公,還是屠岸賈,他們都沒有料到趙朔之子趙武竟在趙氏家臣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協助下存活了下來,併成為日後卿大夫勢力重新翻盤的有力保障。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對於趙氏家族的覆滅,其他卿大夫家族心理是十分矛盾的,他們既不滿意趙氏家族獨自掌控朝政,也不滿意晉景公藉助屠岸賈來任意打擊卿大夫勢力。為了自己的權勢,以韓厥為代表的卿大夫們趁着晉景公病重的時機,將趙氏孤兒的真相告訴了晉景公,並要求晉景公恢復趙氏的爵位,為趙氏家族平反。此時,面對日益壯大的卿大夫家族,已經年邁多病的晉景公再也無力掙扎,他只好出賣了屠岸賈,恢復了趙武的爵位。
不過,由於趙氏家族的削弱,各卿大夫家族之間暫時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這樣即晉景公之後的晉厲公和晉悼公基本做到了大權在握。但是在晉悼公死後,由於公室的徹底衰微,包括趙氏在內的六卿把持了晉國朝政。後來經過了幾輪火併,六卿只剩下了韓、趙、魏三家,但是三大家族誰也吞併不了誰,於是就有了三家分晉。講到這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趙氏孤兒案,趙氏家族或許會像齊國田氏那樣單獨吞併晉國,如果這樣的話,最後統一天下的恐怕可能是趙國了(當然,趙氏和秦國嬴氏其實是一家)。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這樣,我們應該就明白趙氏孤兒案是發生在怎樣的大背景之下,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曆史的進程,這不可謂不是一場千古大案。
當然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趙氏孤兒案的幕後策劃者絕不是什麼屠岸賈,而是晉景公,而屠岸賈不過只是他的一條狗,或者是一把劍而已。這場大案並不是什麼奸臣與忠臣的故事,而是類似於後世孔夫子的計墜三都以及漢獻帝的衣帶密詔,是君主對權臣的一次反擊,是發生在“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大背景下,諸侯公室與卿大夫勢力的一場鬥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3 字。

轉載請註明: 解讀趙氏孤兒案:不是奸臣害忠良,而是國君誅權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