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21世紀,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長都把孩子放到第一位,在生活上照顧的無微不至,在學習上更是貼心服務。家長們往往認為這樣的悉心照顧會換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實往往適得其反,在孩子的各階段敏感期,你的安排或許得到的只是孩子的叛逆,或許是孩子對你更多的依賴,因為這樣的安排已被他們視為習慣,更多的只是束縛了他們的成長。筆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長大,失去了在生活中的自律和自制,從而走上了大學輟學之路。下面就聽聽我對你們的忠告:
5-12歲切勿過分溺愛
現在的父母,乃至於爺爺奶奶對待孩子都是把他們捧在手心,一切圍着孩子轉,真是捧着怕掉了,含着怕化了。尤其是5-10歲的孩子更加明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説東就是東,説西就是西,一切都為他們安排的舒舒服服的,看似”其樂融融“的生活,其實存在很大的隱患。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接受新事物,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敏感時期,過分的溺愛只會讓他們變得過分的依賴,彷彿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自己不用去想去幹什麼。從而在這個生活和性格習慣養成的敏感期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循序漸進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那麼處於5-10歲應當怎樣管理孩子呢!首先,應當把他們當做是朋友,以心交心,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識的培養他們的生活習慣,就拿自律性來説,可以從小事開始,例如:洗腳、穿衣等這些生活上小事,無意識的就讓孩子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再者,説句不好聽的俗語吧”上樑不正下樑歪“,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卻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產生的誤區,認為只要管就沒有管理不了的,從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你平時在生活中的一些過激的言語和惡習孩子會潛意識的去模仿學習,久而久之,後果可想而知,這些反面教材很多,當街毆打母親的比比皆是!所以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這個階段一定要耐心的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12-16歲叛逆期放鬆約束,從”管“到”監“
11-15歲的青少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過度約束會使他們在叛逆時期更難相處。這個孩子現階段在青春發育期。父母不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干涉太多,比如孩子的隱私。一些家長不斷監視孩子的編輯,詢問他們在學校是否戀愛等等。他們似乎很關心自己的孩子,但事實上,這觸動了他們叛逆的心。當孩子們在青春發育期時,他們的父母不應該處理他們生活中的瑣事(洗內衣、寫作業、同學關係等)。對於生理問題,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難説的。他們臉上露出好奇和害羞的表情。家長過多的干預會讓他們感到更尷尬,反抗也會隨之而來。因此,家長必須逐步認識到從管理到監督的轉變,讓孩子在叛逆時期把你當作親密的朋友來談論,讓他們慢慢養成獨立、自律的好習慣。 16-22歲步入社會,父母應促膝相談,防微杜漸 之所以要培養孩子,就是為了他們更好的去面對和適應社會,這個階段孩子從高中到大學,從接觸社會到步入社會,好的、壞的社會風氣都對他們有着或多或少的影響。拿小編來説吧,考入大學之後,由於自己從小就自制力差,自律心不強,再加之英語學習的不理想,整天與遊戲為伴,期間也沒和父母深刻溝通,最終走向了輟學這條不歸路。我這裏要告誡所有家長與16歲之前不同,這時候更應當對孩子加以適當的約束,定期交流,無論生活還是學習上的問題都要促膝相談,對於發現的問題及時勸導改正,才能引導他們直面社會這條人生大道。 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應該怎麼彌補 尚若孩子處於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父母首先一定要這面事實,和他們交流千萬不要 舊事重提,揭傷疤式教育方式只會使他們更加的自閉和叛逆。這時候應當拋開主觀意念,問問孩子在想什麼、想幹什麼,瞭解清楚後,本着尊重的原則,展開以心交心的擺事實講道理的開導,要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走向正途。要是真的沒辦法的話,換換環境,例如勞動改造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小編也是這樣過來的! 總而言之,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身為父母更多的應該把孩子視為朋友,用行去教育子女,用心去感悟子女方為正解。而身為子女的你們是否能感受得到”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言苦口利於病“這句話的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