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學霸與學渣是相對而言的,國民老公王思聰就曾説過:“我在學校是學渣,但在清華北大就是學霸”;
其次,學霸與學渣,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沒有誰天生就被打上跟學習有關的標籤;
最後,學霸也會沉淪,變成學渣。相反,學渣也可能醒悟,人生開掛,完成逆襲!
高考在即,高中生困在家裏沒題做?找不到數學複習重點?出現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
不用擔心了,清北助學團隊整理了一份,每種題型都有3-5道案列解析及破題技巧,教你從內部攻克,學會舉一反三!下載學魁榜app即可領取,在線做題,無需下載打印,還有實用學習技巧推送,拍錯題的功能,內置學霸筆記、練習場、資料等等也都是應有盡有
本文創造靈感來自於一條網絡問答:在985高校裏當“學渣”是種什麼體驗。
一、高中生的認知侷限
高中階段,或者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優異的同學,往往沒有經歷過太多人生挫折,考試從來都是100分,最少沒低於90分,甚至老師的批評也很少,在高考中正常發揮,上個985大學易如反掌。但優異的成績也會麻痹自己和家長!
對考生而言,自己各學科的成績都沒有明顯短板,分數都很高。往往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學霸我怕誰”。過去的經驗往往會形成一種錯覺:我學什麼專業都很容易,我學什麼都能學會。從而忽視了自己在志願填報時去認真挑選最擅長最感興趣的專業。就像下面這位同學的回答:
報志願的時候那個驕傲啊,想着反正分數在這兒呢,能上985就得唄,其實自己並沒仔細看專業方面的東西也沒去深入瞭解未來的就業。於是上着自己不愛學習的專業課,本來主動積極學習的我,拖延症越來越嚴重!
有些父母,對志願填報也沒有概念。看到孩子成績好,相信孩子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於是把志願填報的事情完全交給考生。或者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方式有問題,影響不了孩子。導致挑大學選專業完全是孩子一個人孤軍奮戰,努力與選擇需要同時應對,一根扁擔兩頭挑。但是,志願填報是人生規劃的一部分,是一件高出目前認識水平的大事,高分段考生也有自己的侷限,是需要有經驗的人幫忙指導的。
二、高中階段生涯教育的缺失
中青報曾經有過調查,受訪者中71%在大學階段想過換專業,其中50%是因為不感興趣。
不感興趣而選了專業,從古到今都有。在資訊不發達的上世紀80年代,高考錄取制度不完善,採用順序志願,無法保護高分考生,有更多同學會被調劑到自己完全不瞭解的專業。但是,他們的學習和就業似乎沒有今天這麼嚴峻,那是為什麼呢?
第一,因為那個時期,“大學生”還像國寶大熊貓一樣稀少,都是企業的搶手人才。先不管你學了什麼專業,高考錄取比例決定了能上大學的人都是天之驕子。
第二,那個時期的學生沒有今天這麼“任性”與“嬌氣”,都是揹負着改變命運或者家人沉甸甸的期待來到大學校園。責任感更強,不管選到什麼專業都會認真對待,全力以赴。
反觀今天的大學生,以北京市為例,高考錄取率已經達到90%,10個考生9個都能上大學,區別在於上什麼層次的大學,選擇什麼專業,僅此而已。如果上大學變得容易,那更應該選對一個跟自己興趣、能力、潛質相匹配的專業,深耕積累!
所以,高中學校,除了要搞好教學,提高考生的高考分數,生涯教育在當前階段可以説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內容。學校不僅要考慮紅榜上金榜題名,更要重視孩子關乎一生的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