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康熙王朝》裏周培公功勳卓著,為何會被康熙流放?別被電視騙了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周培公這個名字,或許在不瞭解清朝歷史的讀者記憶中,不是什麼著名的人物。但是在清朝歷史研究者之中,周培公其實算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臣。


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在清朝以滿臣為主的政治環境之中,周培公作為一個漢臣,卻能夠做到一品大員,得到了康熙的重用和信賴。

雖然説在康熙年間,滿漢兩者之間的關係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政治上,滿臣們的確因為身份的問題,大多數時候還是力壓漢臣一頭的。然而周培公在康熙的半支持下,居然能夠做到提督之位,最後更是被派去了盛京奉命駐守邊疆。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在正史之中,周培公貴為一品大臣,更是為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在噶爾丹反叛之中也出了不小的力。為何卻在後世流傳的作品之中,被認為是被流放和貶職了呢?


比如在《康熙大帝》和《康熙王朝》之中,就認為周培公是因為自己的漢臣身份,在朝廷中受到了滿臣的聯合排擠。而在聯合排擠之下,康熙為了穩定朝政,只好兔死狗烹,將周培公派去了盛京之地,讓他在邊境待着。

然而正史之中真的是如此麼?如果結合周培公和康熙的關係,以及史書之中的記載的話,很容易就看出周培公去盛京,其實和內部的政治鬥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依據《清史稿》的記載,“昌,字培公,荊門諸生。好奇計。……昌偕兄子保定諭之,乃薙髮降”。這裏所説的昌,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周培公。周培公在童年時期,就因為李自成的起義,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庭。此後當了個小官的情況上,靠依附大官而當了個七品小官。而真正讓他聲名大震的,還要數他在三藩之亂之中親自去勸説對面投降的功績。然而真正能夠看出來康熙對周培公的信賴的,還要數他給周的賞賜。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敕諭該部、旌表周昌之母。優加恩恤、以酬周昌之功”。在嘉封了周培公父母一個名譽職位之外,康熙還特地為周培公的母親寫了祭文,並且命令布政司的人為其父母辦葬禮。


如果只是給個名譽職位的話,那其實沒什麼。但是親自寫祭文這個小細節,可見康熙對其的信賴和尊重。

我們還要注意到,布政司在清朝康熙年間,是屬於最高級的行政機構之一,讓他們舉行嘉封儀式和葬禮,換到現在來説就是給了周培公一個近似於國家最高等級的禮遇。從這裏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康熙對周培公這種人才是非常重視的。

但是兔死狗烹這種事,在歷朝歷代之間都不罕見。而一個備受信賴的官員,最後卻被派去了盛京這種邊境,難免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好。


然而周培公真的被康熙“雪藏”了起來了麼?當然不是。根據《大清律例·名例律上》的定義,流放是專門針對那些已經定罪的官員,若是不適合處刑的話,那就要將他們送到遠方,不得回京。然而這個前提是這個人已經被定罪了,但是周培公何罪之有呢?這個時候的他還是個朝廷幹員呢,何來流放之説?

周培公要去的地方是盛京,盛京是個什麼地方呢?是後金時期清朝的首都,入關統一天下之後清朝的陪都,在滿語之中,意思是“大清興起之地”。換言之,是當時天下最為富裕和重要的地方之一,即使是邊境,也絕對不像是當時的西北和西南那樣沒人願意去的。

畢竟作為陪都的盛京,在當時也算是東北的中心城市,無論是軍事、經濟、政治各個方面,都比其他地方好的不少。而且不可忽視的是,這麼樣一個清朝重視的地方,卻會讓周培公這位漢臣赴任提督(清朝一品官)。如果説這就是康熙眼中的貶職流放的話,那恐怕人人都願意去做個流放者了。


因此,周培公其實並不是像野史或者部分文學作品寫的那樣,被康熙兔死狗烹,貶或者流放到了邊境去做官。相反,周培公正是因為得到了康熙的信任,才會以漢臣的身份,去到盛京當一個最高級的地方長官(提督)。

換句話説,周培公所有的功勞和苦勞,都是被康熙記在心中看在眼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