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的影視和文學作品之中,都會不約而同的塑造一位堪稱“半仙式”的人物,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能掐會算,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堪稱團隊中絕對的智囊型角色,例如《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隋唐演義》中的徐茂公以及《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皆屬於此。
而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這樣一位精於謀略、運籌帷幄的“半仙”人物,他便是為雍正能夠最終從“九子奪嫡”中勝出,進而登上皇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雍正最為倚重與信賴的幕僚,鄔思道。
縱觀整部《雍正王朝》的劇情,鄔思道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方,便是他對於康熙內心想法的精準把握,從而使得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的進程中時刻佔據先機。
在雍正剛剛決定加入“奪嫡”爭鬥的時候,是鄔思道為雍正定下了“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方針,與康熙想要雍正做“孤臣”的想法是不謀而合,贏得了康熙的好感與器重;在“推舉大將軍王”的過程中,又是鄔思道勸諫雍正要放棄十三阿哥胤祥,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以展現其為人的無私與氣度,從而讓康熙對其是更加刮目相看;而在康熙彌留之際,也是鄔思道準確的洞悉了康熙的真實想法,與雍正提前做好了部署與準備,最終才使得雍正有驚無險的登上了皇位。
然而,這個時候我們也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此厲害的一個人物,康熙是否知道他的存在呢?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在追比户部其那款的時候,康熙能夠發現三位官員私自挪借庫銀,中飽私囊的罪證,並且對於隆科多當掉自己賜予他的寶刀這件事,也做到了充分了解其來龍去脈,以至於最後能夠將寶刀贖回,擺在隆科多面前。除此之外,康熙對於佟國維與八阿哥胤禩等人進行串聯,以及後來的胤禩主動拉攏隆科多,都是一清二楚的。
這些事情無不在説明,康熙的耳目遍佈京城,並且其警惕性是非常的高,對於眾位皇子以及朝中大臣們的一舉一動,都進行了嚴密的監控。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不可能不知道鄔思道的存在。
可即便是康熙知道了鄔思道的存在,也並沒有因此對於雍正另眼相看,其態度依舊是一如既往。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雍正與鄔思道謀劃的所有一切都在康熙的接受範圍內,並沒有觸動康熙心中的“底線”,以此為前提,雍正也才能最終得以在鄔思道的幫扶下,成功登上了皇位。
其實,雍正對於鄔思道的“保護”工作,可以説是做到了“天衣無縫”。
對於雍正而言,他深知,鄔思道本人的存在是無法隱瞞的,但是對於鄔思道真正的價值與作用,雍正卻通過一系列的“障眼法”,予以了高度的“保護”。
首先,雍正將鄔思道聘為世子老師,給了其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雍正安排年羹堯迎請鄔思道的過程是非常的機密,甚至説為了更好的照顧鄔思道並對其真實身份進行保密,還安排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侍候。
可雍正在完成了江南籌款賑災的差事回到府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以非常隆重而又正式的禮儀,讓自己的兒子們拜鄔思道為老師。要知道,雍正作為皇子,他的兒子就是康熙皇帝的皇孫,皇孫老師的身份是無法隱瞞的,當然,雍正也沒有想要有所隱藏,反而對此事直言不諱、開誠佈公,甚至在隨同康熙前往熱河秋闈的時候,還要將其帶在身邊,其為的就是讓其世子老師的身份能夠深入人心。
而正是這樣一個老師的公開身份,恰恰在外人面前,將雍正真正迎請鄔思道出任自己幕僚的的目的予以了隱藏。
其次,雍正對於鄔思道的“保護”,更像是在“金屋藏嬌”。
這裏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對其幕僚身份的保護,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堯、高毋庸、李衞、高福等少數人之外,就連雍正府上的其他人與鄔思道接觸的機會也是非常的有限,這樣就最大限度了保留了鄔思道身上的神秘色彩。
不僅如此,在此之後出現了高福被八阿哥胤禩管家收買的事情,雖然最終在鄔思道的策劃下,用一手“將計就計”扭轉了局面,也使得太子胤礽二度被廢,但是將功補過的高福依舊被雍正毒殺滅口。而這其中,除了雍正是在對其自身進行保護外,也是為了防止他與鄔思道之間的秘密外泄,所作出的必然選擇。
再次,就是雍正與鄔思道進行密謀的時間和地點,頗為耐人尋味。
雍正與鄔思道的第一次交流,便是在完成“拜師儀式”的當晚,並且房間中只有雍正與鄔思道兩人。在這之後,但凡涉及到“奪嫡”行動的大事,無一例外都是雍正和鄔思道這兩人進行的密謀,而這也極富“陰謀”的色彩。
至於十三阿哥胤祥參與其中的時候,商議的內容也均僅僅是停留在事態表面,也只是對人、對事、對物進行了分析,其深度遠遠沒有達到雍正與鄔思道密謀的時候。而年羹堯,從未參與到其中,更不説李衞等人了。
所以,雍正真正的“奪嫡”謀劃,都是在他與鄔思道兩人之間完成的,其他人盡皆被隔離在外,自然也就無法知曉其中的原委。
而也正是因為雍正對於鄔思道極為用心的“保護”,使得其真正的價值與作用得到了充分的掩蓋,再加上雍正行事的風格與態度,使得絕大多數的人對於鄔思道的認識也就此停留在了教書先生的層面,並沒有往府邸幕僚上面去思考,自然而然的也就逐漸忽略了鄔思道的存在。
即便是康熙知道了鄔思道的存在,也不會就此改變對於雍正的看法。
其實縱觀整部《雍正王朝》,鄔思道在幾件事情的處理上,不僅沒有產生“破壞力”,反而是間接的幫助了康熙。
第一件事情就是弘曆在熱河驚豔的表現。
在狩獵場上,眾位蒙古王公一致認為應該將象徵狩獵勝利者的金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讓康熙一時間下不來台。而就在這個時候,弘曆藉由鄔思道對其講述的康熙皇帝的生平狩獵成果,對康熙進行了好一通誇讚的同時,也揭穿了胤禩假仁假義的本來面目,算是幫助康熙説了其想説卻又不好説的話,即保全了康熙的顏面,又維護了其皇權威嚴,從而使得康熙對弘曆時刮目相看。
而這一切幕後的策劃和致使者不是雍正,而是鄔思道。
第二件事情就是前文中説到的力薦雍正推舉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
在鄔思道看來,康熙內心中已經選定了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但依舊讓眾位皇子與百官進行推舉,實際上其真正的目的恰恰是在考量雍正。一方面康熙希望籍此審視雍正是否能夠以大局為重,摒棄黨派的觀念,昭顯出人君的胸懷與氣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雍正能夠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全心全意的支持胤禵平叛,以保全國家的安全。
起初,雍正並沒有理解康熙的真實想法,甚至還準備壓上全府上下的身家性命來力保十三阿哥胤祥。而正是鄔思道的一番勸諫,讓雍正放棄了這一想法,進而全力支持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並且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支持,而雍正也從中不僅收穫了康熙的信任與讚賞,同時也順勢將年羹堯安插在了西北,為登基之後西北局勢的平穩過度奠定了基礎,可謂是“一箭雙鵰”。
可以説,正是因為鄔思道的存在,雍正才得以更好的提前洞悉康熙的想法,這不僅僅是幫助康熙做了部署與籌劃,從而省去了康熙對其進行暗示與安排的環節,更是在幫助康熙以實現權力的順利交接過渡。
所以,這樣的計劃與籌謀,儘管依舊是停留在“陰謀”的層面,但確是從側面落實了康熙的想法,不僅沒有起到負面的效果,反而實現了對於康熙的支持與幫扶,康熙必然也就能夠容忍鄔思道的存在。
而反觀太子胤礽以及八阿哥胤禩等人,他們與自己的親信幕僚所商議的,不是勾心鬥角、排除異己,就是爭權奪位、力主“奪嫡”,商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挑戰康熙內心的“底線”,進而觸動了皇權統治的根基,自然不能為康熙所容納。
這樣一來,“九子奪嫡”最終的結果也就便可想而知了。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鄔思道作為弘曆等人老師的身份是公開的,也是為眾人所知的,可由於雍正對其極為刻意的隱藏與“保護”,使得其作為幕僚以及眾多事件實際參與者與策劃者的身份被很好的遮蔽了起來,尤其是對於“八爺黨”的眾位皇子,從其表現來看似乎完全“無視”了鄔思道的存在。
而對於康熙而言,即便是他通過自己廣佈的耳目以及敏鋭的洞察力得知了鄔思道的真正價值與作用,可其看到的卻是,雍正在鄔思道的指導下,能夠領悟康熙本身的想法,從而執行康熙的意願,並且繼續以“孤臣”的態度來應對朝臣與其他皇子,逐漸成為了康熙想要看到的接班人形象。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無論是從“九子奪嫡”的整個過程,還是雍正最終的成長結果來看,都是其想要看到的,這其中鄔思道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與意義也自然會為康熙所接受,因而對於鄔思道,康熙不會反感。至於雍正,康熙則更加不會另眼相看,甚至會對雍正的慧眼識人,在其內心中予以一定的認可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