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的發展,總是伴隨着國家的誕生和滅亡,就算能建立起橫垮幾個大陸的偉大國度,也難保永生不滅,難免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先進的文明,發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還頒佈了人類的第一部法典,也就是有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但最終被波斯人所滅,成為一段遙不可及的歷史,如今只剩下空中花園的傳説。
曾經強大如斯,依舊逃脱不了被吞併的命運,更別提那些勢單力薄的弱小國度。國家與國家之間遵循着弱肉強食的規則,實力強大的國家吞併弱小國家的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吞併的過程,總是伴隨着殘殺與奴役,鮮血與眼淚。
失去國家的人民,我們稱之為亡國奴,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安身立命的國土,一同失去的,還有生存下去的資格。
錫金,就是一個被吞併的國家。在上世紀的前半階段,她還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存在於世界,但由於自身實力弱小,也沒有大國撐腰,最後為印度所滅。如今,世界已經沒有錫金國的蹤跡,它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名為錫金邦。
歷史上的錫金國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像地球上隆起的褶子,這裏氣候惡劣,異常寒冷,是人類生命的禁區,但在它的四周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喜馬拉雅過於高大,擋住了水汽。水汽在此不斷凝結,最後降落成雨,導致喜馬拉雅周圍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温暖,適合人類的生存繁衍。
喜馬拉雅的北坡就是中國的西藏地區,這裏雨量充足,遍地瓜果;喜馬拉雅的南面也一樣。歷史上,這裏曾經誕生了一個國家,在中國古籍中名為哲孟雄,就是後人所稱的錫金。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的南面山坡上,東與不丹接壤,西面毗鄰尼泊爾,北面與中國西藏交界。錫金境內多山,世界第三高峯干城章嘉峯,就在錫金境內。古代錫金的領土上,生活的是雷布查族人,尼泊爾人也遷移於此,繁衍生息,最終融合為錫金人。
錫金人創造出了自己的文明,最終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國。史料記載,錫金王國與中國具有很深的淵源,錫金的首任國王名為蓬楚格·納姆伽爾,他的祖父是西藏的貴族古魯·塔希。
正因為如此,錫金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同其附屬國一樣,錫金向中國朝廷交納貢金,並接受中國的庇護。
在古代,具有幾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國無比強大,疆域範圍西起崑崙、北達東海之濱,周邊小國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比如今天的朝鮮半島,越南等國,自然也包括了錫金國。
1642年,蓬楚格登上錫金皇位,建立起了錫金王國。錫金王國是封建國家,人民信奉佛教,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不過,由於是小國,註定了錫金的命途多舛,錫金多次遭外敵入侵,最終被滅了國。
尼泊爾入侵尼泊爾也是處於喜馬拉雅南面的小國,與錫金接壤,如今也是中國的鄰國之一。1787年,錫金與尼泊爾之間爆發戰爭,尼泊爾軍隊入侵了錫金,錫金國王逃到了西藏避難,乘勝追擊的尼泊爾軍隊也攻入了後藏地區,此時,中國正處於清朝時期。
西藏地區早在元朝時期,就已經完全歸順中國,是中國政府的管轄之地,尼泊爾的入侵行為,無異於向中國宣戰。
七世班禪額爾德尼與八世達賴喇嘛向清政府求援,乾隆兩次派兵,將尼泊爾人逐出西藏,並接受了尼泊爾人的投降,也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由此,也幫助錫金復了國。不過,當時的不丹趁着錫金人受難之際,趁機侵佔了錫金的大部分領土。
英國入侵經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的英國,很早就入侵了印度半島,控制了印度,英軍繼續東進,也將錫金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1861年,英國逼迫錫金政府簽訂了條約,正式將錫金置於控制之下。
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日薄西山,國內都自顧不暇,自己也成為了英國欺凌的對象,對於遠在千里外的附屬國錫金,自然不能保護了,就這樣,錫金被英國吞併了。
印度吞併
二戰結束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走上了下坡路,他們放棄了全球的很多個殖民地,印度和錫金國就是其中的兩個國家。1947年,英國政府放棄了對印度半島的控制,錫金也隨之獨立。
獲得獨立地位的錫金人非常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在時任國王塔希·納姆伽爾的帶領下,錫金國推行了多項改革,包括經濟和土地政策等多個領域,同時,錫金還廢除了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税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就在錫金人士氣高漲,要建設美麗國家的時候,更大的危機到來了。1950年,印度欺負錫金國家弱小,強迫錫金國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根據協議,印度繼續向錫金派駐專員,以控制錫金。
印度又陰險地控制了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了不合作運動,挑戰錫金王權,此舉遭到了錫金皇室和民眾的反對,錫金掀起了反抗印度的活動。印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兵進入錫金,採用武力的方式控制了錫金,最終完成了對錫金的吞併。
印度人吞併錫金國,自然有其戰略意圖。錫金國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由於其地形自北向南,像一條走廊,這條走廊被稱為西里古裏走廊。這條走廊北接中國,南接孟加拉國,將印度攔腰截斷。
如果這裏成為獨立王國,對於印度來講,不管是中國還是孟加拉國,都有可能通過錫金國取得聯繫,假如這裏為任何一方吞併,都將對印度造成威脅,這就是剛剛脱離英國統治的印度人急於吞併錫金國的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印度人不僅具有野心,而且非常有戰略眼光。
錫金人民並沒屈服了印度的統治,1968年,錫金國內爆發了反對印度統治的活動,要求廢除印度與錫金之間的協議。反對活動引起了印度的不滿,印度軍隊直接開進了錫金首都,接管了錫金政府機構,錫金國徹底失去主權。
為了進一步控制錫金,印度主導了錫金就廢除封建君主制度的公投,錫金人民選擇了廢除。印度以幫助錫金結束封建統治為藉口,派自己的軍隊衝入了錫金皇宮,遇到反抗,就直接武力鎮壓。
通過暴力的方式,印度軟禁了錫金國王,將錫金變為了自己的第22個邦。
顛沛遊離,死於異鄉的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是錫金的最後一任國王,隨着錫金的滅亡,他成為了亡國之君。被迫離開自己的王國,來到了美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有過兩次婚姻,他的首任妻子為他生下三個子女後,於1957年離開了人世。
兩年後,一位叫做庫克的美國女大學生在旅行途中遇到了帕爾登,兩人迅速墜入了愛河。但這段婚姻遭到了錫金皇室的反對,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帕爾登選擇庫克,錫金皇室只好妥協,併為兩人舉辦了婚禮。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隨着錫金國的滅亡,這對神仙眷侶的感情也出現危機,最終,庫克帶着自己的一雙兒女離開錫金,回到了美國曼哈頓。失去皇位的帕爾登也來到了美國,他在美國建立了錫金流亡政府。
不斷呼籲國際社會重視錫金遭印度吞併的事實,希望有朝一日能復國,但並沒有人支持他。別提復國的事了,就連他的妻子也選擇與他離婚。庫克與帕爾登離婚了又結了婚,嫁給了一位哲學博士。
在當時的國際社會,美國與蘇聯正在進行着冷戰,對於亞洲這個彈丸小國的訴求,根本就不會放在以上,因為錫金對他們來説,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其它國家也就默不作聲,權當熱鬧看了。
錫金的最後一位國王,身處異國他鄉,建國不成,鬱鬱寡歡,最終患上了癌症,病逝於美國紐約。
印度吞併錫金後,遷入了大量印度人,大量湧入的印度人口很快將錫金的原有文化稀釋,徹底將錫金同化。為了防止錫金人鬧獨立,印度人每年都撥一筆補助款項給錫金,這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錫金人的獨立意識,安心淪為印度的一個邦。
縱觀錫金的歷史,如此充滿坎坷,他們也曾抗爭過,最終失敗了,其中原因,既有自身過於弱小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因素。錫金處於亞洲勝地,小國寡民,在國際社會中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不能像以色列那樣左右國際政策。
唯一能靠得上的中國,也因為自身的原因不能施以援手。如此小國,註定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只可惜,錫金人曾經創造的神話故事,也將消失於歷史的塵埃中。
文/朱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