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高校碩博生,為何扎堆小縣城?

如果你有着名校碩博的高學歷,畢業後是更願意留在大城市,還是紮根小縣城?近來,幾則“名校碩博扎堆就業小縣城”的消息,在這個求職季掀起了風浪。

“學歷已經內捲到這樣了嗎?”“名校碩博都下基層,普通畢業生可咋辦?”“唯學歷、唯名校的‘定向招生’什麼時候才能停止?”……種種聲音之下,縣城為何大力搶人來?名校碩博生又為何願意去?

985、211高校碩博生,為何扎堆小縣城?
北方某縣城一景。解德智 攝

錢多空間大,縣城招人很“硬核”

近日,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的《2022年遂昌縣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引進優秀畢業生入圍體檢人員公告》公示名單引發熱議。名單顯示,24個工作崗位的入圍人員幾乎全部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碩博士的比例更是高達95.8%。

類似的還有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發佈的《阜寧縣2022年面向全國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進優秀畢業生擬聘用人員公示(第一批)》,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一流高校的一百餘名畢業生出現在了這份名單上。

用“扎堆”來形容名校碩博畢業生到小縣城就業可能還稍顯誇張,但似乎確已成為一種趨勢。

以遂昌縣為例,人才引進政策可以説頗為誘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萬元政策獎勵,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萬元政策獎勵。另外考慮到未來的發展空間,引進人員聘用後即與招引單位簽約,列入事業編制管理;1年試用期滿考核合格且表現優秀的,還將根據工作需要“按中層幹部選任程序聘用為單位中層正職或中層副職職務”。

中新財經注意到,遂昌縣人民政府官網曾在5月9日發佈了一篇《遂昌向世界一流大學畢業生拋出“橄欖枝”》的文章:“這次過來,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遂昌雖然是個小城,但是發展前景、人才服務樣樣不落後。”來自浙江大學的女博士劉倩表示,遂昌的人才新政以及重視人才、禮敬人才、成就人才的氛圍打動了她。

985、211高校碩博生,為何扎堆小縣城?
資料圖:俯瞰發展中的遂昌縣城。項菁 攝

搶人,“小縣城”的“大事情”

2021年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的石月(化名)來到浙江某二線城市工作剛剛一年,已經過上了“有車有房、吃好喝好環境好”的生活。

雖説並不是從一線城市到縣城的反差,但對於石月來説,放棄在北京、天津等地已經拿到的工作機會,隻身一人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在當時看來也是一個不容易的選擇。好在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都讓她頗為滿意。

“這裏的人才補貼力度非常大,安家費、人才補貼都是真金白銀地直接給,可以説我一來到這裏,車、房這兩個對多年輕人來説最大的壓力就已經完全不用操心了。而且環境宜居,生活幸福感很高。”石月向中新財經“中國新觀察”欄目介紹,自己工作一年,年薪已經達到了30萬元起步。

“説實話,每年有那麼多名校輸送那麼多畢業生,我的學歷在北京也顯得不那麼突出了。但是來到這裏後就還算是比較高的,領導們也都很看重我。”石月説,目前看來自己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相當大的。

正如石月所言,求賢若渴的各級政府都已將人才建設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從開放落户、安家補貼,到創業貸款,直接“發錢”……各地出招不斷。根據各省份公佈的2021年人口數據,浙江、廣東、江蘇等省份,均保持了一定規模的常住人口數量正增長。

從北京某雙一流高校畢業後,李林(化名)來到江蘇某二線城市縣城成為了一名基層公務員。他對中新財經表示,從一二線城市蔓延開的“搶人大戰”其實很早就下沉到諸多縣級城市。

“但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大城市區位優勢突出,經濟發展水平高,各種醫療教育服務資源也更為豐富,這是縣城乃至中小城市怎麼也比不了的,所以一些縣城為了吸引人才,仰仗自身財政實力的出台了給錢、給福利政策。”李林認為。

但李林同時提到,當下很多基層政府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短板。“所以最近幾輪招人的時候,我們這和其他不少縣城都將教師、醫生等技術性人才作為急需緊缺人才大力引進,這在我看來是不小的進步。”李林説。

“在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各地積極採取一些措施吸引人才,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引進的人才是否跟當地的人員需求相匹配,是否能夠在特定的崗位發揮特定的作用,人才就業的系統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而不僅是從單一的工作崗位和工資福利去看。

985、211高校碩博生,為何扎堆小縣城?
資料圖:幾位大學生在排隊等待面試。劉力鑫 攝

縣城發展與人才就業的“雙向奔赴”

縣城的人才引進競爭如此備受關注,跟一份文件的出台不無關係。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不僅強調了縣城在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地位,更是明確“全面落實取消縣城落户限制政策,確保穩定就業生活的外來人口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落户一視同仁”,縣城發展大有可為。

而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屆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076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穩就業的重中之重。

“我國就業增長的新空間在縣域,縣域是釋放我國就業壓力的‘主場’。” 阿里研究院數字經濟與就業研究中心主任徐飛認為,隨着縣域生活服務業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興起,以及新經濟、新業態的下沉發展,縣域會成為新生代勞動者就業擇業的新方向。

儲朝暉則提出,一定要從系統性、可持續性的角度去想辦法解決當下就業的難題,最關鍵的還是要激發企業活力,增加企業用人的需求,更廣泛地吸納人才就業。

“因為平時也參與招人,我感覺現在的90後、00後不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工作態度都優秀,確實是一代比一代強。”李林説,縣城裏的工作雖不“高精尖”,但也涉及到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能把自身經濟盤活、把各種公共服務搞好、把百姓利益處理妥當,難度也着實不低。

李林認為,“從長遠看,更多高學歷人才來到基層,我認為對畢業生的鍛鍊成長和縣城的發展激活是一種‘雙向奔赴’的助益。”

當然,一紙就業合同的簽訂只是開始,名校碩博生的光環對於個體發展和對當地建設都不是長久的決定性因素。縣城如何真正留住人才,畢業生又如何為當地做出實際貢獻,才是熱鬧背後更應考慮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2 字。

轉載請註明: 985、211高校碩博生,為何扎堆小縣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