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8.8直降6.6,《大秦賦》宮鬥戲碼過多,秦始皇軟弱疲老沒氣勢
豆瓣評分8.8直降6.6
《大秦賦》跌出電視劇高分榜
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之後,豆瓣開評取得了8.8的好成績。
縱向相比,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評分9.3
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評分9.3
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評分8.5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今年上映的《大秦賦》開局取得了8.8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登場之後,《大秦賦》製作可以看得出用了心,無論是還原古代秦國妝發還是秦兵攻城掠地,其質量在近幾年萎靡和粗製濫造橫行的古裝市場作品中,讓人眼前一亮,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是,隨着劇情的推進,尤其是嬴異人劇情殺青,嬴政被成年之後。這一部分劇情,令很多觀眾難以接受。
一部氣勢恢宏的古裝劇,儼然變成了宮廷內鬥劇。
從8.8開評到現在直降6.6,為何有這麼多觀眾打低分呢?
作為一部古裝劇,尤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成長史。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從古至今一直被大眾所熟知。
有關於秦始皇的影視劇也拍攝了很多,有言情,有戲説,也有愛情、穿越等戲碼。但是《大秦賦》是什麼?
電視劇《大秦賦》的定位是歷史正劇,是一部收官大作,是用鏡頭盡力還原歷史,為大眾呈現千古一帝盛舉的影視劇。
古裝劇,尤其是古裝歷史正劇!大眾對其寄託的是現代人能夠在演員身上窺到古代的“一斑”。
換言之,現代人對歷史正劇的期許就是儘可能地還原歷史。
有人説,電視劇是藝術,想看正劇想看歷史,應該去看紀錄片。實際上,歷史正劇的定位就是從古人留下的隻言片語儘可能揣摩古人當時的心境,還原和呈現歷史。
大眾對紀錄片的認知是情景模擬、旁白和文字摘錄描述。實際上,一部優秀的歷史正劇,越靠近歷史越成功。
而且,一部歷史劇以嚴肅地態度對待,用苛刻和精湛的演技去呈現,只會説是成功,而不是失敗。還原歷史,也是藝術。相較於博物館,歷史正劇如果能夠帶給觀眾以真實地穿越感,那麼它的魅力就達到了。
電視劇《大秦賦》之所以有眾多人吐槽,是因為情節、側重嚴重失真。
我們所能知曉的歷史,是前人記錄下來的。千年之久,沒有人敢打包票歷史上秦始皇究竟是什麼樣的。
但是我們從古人的記載中能夠感受到當時環境,並能想象秦始皇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有人吐槽在劇中嫪毐的勢力為何如此之大,實際上,在《戰國策·魏策四》中有描述:
“秦自四境之內,執法以下至於長挽者,故畢曰:‘與嫪氏乎?與呂氏乎?’雖至於門閭之下,廊廟之上,欲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賂秦,以為嫪毐功;卑體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國贊嫪毐,以嫪毐勝矣。王以國贊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於骨髓,王之交最為天下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嫪氏善秦而交為天下上,天下孰不棄呂氏而從嫪氏?天下必舍呂氏而從嫪氏,則王之怨報矣。
也就是説後期嫪毐權傾一時,代表着太后趙姬的利益集團,出現了同權臣呂不韋“分庭抗禮”的勢頭。在這一點上,電視劇《大秦賦》改編是有依據的。
只不過,為什麼大眾極為討厭當下的《大秦賦》呢?
因為電視劇的側重點不對
以大秦為軸心,講述天下歸一,在一個大爭之世,開拓了封建歷史上“大一統”的歷史局面。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由此為中華民族埋下了天下一統的歷史認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秦始皇的功績,尤其是相較早年的“暴秦”一説,不好人對秦的認知有了較為不同的改觀。
電視劇《大秦賦》是一部收官之作,自然要呈現那份大開大合,浩然恢宏的一面。但是在劇中秦始皇十幾歲到成年加冠的這段個人成長史,也就是王權收為一統的階段。電視劇過於側重和詳細了。
全集不過70多集,演到47集,嫪毐才殺青。隨後按照當下的側重,秦始皇還要處理失落的呂不韋、被冷落的宗室等,真正的大一統,要怎麼去描述?
觀眾笑稱,大一統,秦滅六國,看來只能是紙上,或者是PPT展示了。
確實,留給政哥的時間不多了。畢竟在後面,秦始皇要滅六國,統一度量衡、車同軌 、書同文 、行同倫,抵禦北方草原勁敵、修長城等等。
秦始皇要做的事太多了,可做的事太多了,功績也是太多了
但是,電視劇卻用了幾十集來詳細拆分嫪毐、呂不韋、趙姬的權勢變化,在宮闈之事上,大做文章。
由朱珠飾演的趙姬、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趙政,受到大眾批評。尤以張魯一所飾演的秦始皇,少了份大氣和帝王的雄心抱負。
在流言蜚語伊始,秦始皇惶惶不得,抱着呂不韋問自己是不是他的兒子,是的話,秦王願意同呂不韋出走各國、浪跡天涯。
要知道,這是一個從小便有帝王鴻願的千古一帝。這個情節,可以解釋為秦始皇在為親政,來得一次試探或者説是內心柔弱的一面。
但是大眾難以接受,無論是腹黑男還是傻白甜,觀眾對於這裏的秦王表示失望。因為從小着眼於天下的秦王,自幼便展現出了自己堅韌、剛毅和殺伐果斷的一面,也就是帝王家的無情。
電視劇《大秦賦》評分極速下降,大眾對編劇和主演的吐槽也是非常大。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小夥伴們評論區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影視劇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