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就像一個焦慮鑄就的保護罩。我們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迷茫的巨嬰、沒有煉成的鋼鐵……如果這樣,我們是否還要過度保護、過度教育我們的孩子?
近日,格雷格·盧金諾夫、喬納森·海特合著,田雷、蘇心迻譯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該書以大學生羣體為切入點,從父母的教養方式、學校的培養方式、社會的發展趨勢、科技的革命,甚至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成長期來進行田野調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極具現實意義,發人深省與共鳴。
8月4日晚,“‘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線上新書分享會在三聯韜奮書店二層舉行。蘇州大學教授、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學術委員會顧問朱永新,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心理學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詠莉圍繞《嬌慣的心靈》一書,共話當下中國教育潛在的問題和未來教育的可能圖景。發佈會由《三聯生活週刊》副主編吳琪主持。
新書分享會現場
在保護孩子這件事上,成年人做得太多了
在《嬌慣的心靈》一書的序言裏,作者指出,“嬌慣”一詞並不意味着今天的孩子被寵壞了, 被縱容了, 四體不勤,這樣説是不準確的。現如今的孩子為了考入理想大學而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不僅要在學業上表現優異,還要充實課外成績的冗長清單。”“與此同時, 當十來歲的青少年沉浸在社交媒體的空間時, 他們還要面臨着此前未有的騷擾、 侮辱和社會競爭。”
但問題在於,在保護孩子這件事情上,成年人做得太多了,以至於導致了負面的結果。作者説,“我們將要論證, 為什麼過度保護——從禁止把花生帶到小學校園內, 到大學裏的言論規章+雖然用心為善, 但最終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
以此為出發點,《嬌慣的心靈》展示了近年來我們在教育中的三大人生謬論:
1. 脆弱人設: 凡是傷害,只會讓你更脆弱。
2. 情感推理: 永遠相信你的感覺。
3. 我們 vs 他們: 生活是好人和惡人之間的戰鬥。
關於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經常接觸學生和家長的蘆詠莉深有體會。她説:“家長很多的精力不是特別關注孩子學了什麼,心靈或者思想有什麼樣的成長。他們更關心孩子喝沒喝水,衣服穿得多少,午飯吃得怎麼樣。有的家長一下雨就趕緊把衣服往學校送。”
心理學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詠莉
蘆詠莉認為,家長需要對學校有基本的信任,孩子的吃飯、穿衣問題,學校自有其責任和管理標準,家長可以提出建議,但不應把個人的、家庭的東西凌駕於學校的標準之上。
朱永新提到,在《嬌慣的心靈》一書裏有一句話,“與其為孩子鋪好路,不如教他們學會如何走好路”。這是對我們很有啓發的觀點。這個問題中國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為孩子鋪路比美國多,也更周到。而過分安全的保護,會導致孩子“脆弱”的形成。
“有個很有趣的花生實驗,九十年代美國有千分之八的孩子花生過敏,到現在越來越多了。到底什麼原因?經過調查其實就是父母不讓孩子吃花生和花生製品,結果越不吃越過敏。其實孩子要犯錯誤,孩子是要嘗試,孩子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朱永新説。
互聯網造就了“優秀的綿羊”
甘陽在新書發佈會上指出,《嬌慣的心靈》一書針對的人羣非常具體,是1995年以後出生的美國人,他們在2013年左右開始進入大學校園,在書中被稱為“互聯網新生代”。
“互聯網新生代的特徵就是特別不具有反叛精神,非常温順,但是不肯學。他們不抽煙、不喝酒,包括性的問題,出現得非常晚。通常來説,這導致在大學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佛系,還有一種是優秀的綿羊。”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
甘陽認為,《嬌慣的心靈》第七、八、九章的內容描述的與中國的現實情況完全一致:十八歲的年輕人進入大學,心理、生理的成熟度相當於從前的十五歲。“小孩兒扮小,小孩兒不願意長大”。
吳琪也認為,互聯網導致了孩子的温順、晚熟和不願意承擔責任,這是全球共有的現象。
渠敬東表示,《嬌慣的心靈》講的不止是美國的事兒,而是全世界的事兒。他研究教育思想史,發覺今天的教育環境和從前相比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今天這個社會,一個孩子可能在學校裏有很多老師,有各種各樣的教育方式,但他只要回家看了電視,只要在大人的圈裏走一遭,只要拿着手機一上網,他的另一部分的教育就開始了。”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
社會使得學校的圍牆“四處漏風”。“今天,信息、觀念、意見甚至情緒都是傳染的。我現在就打開手機看今天發生一件重要的事,所有大眾的情緒全起來。我的意思是説,這會對教育或者對真正年輕人的成長起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渠敬東説。
關於未來教育的新思路
在信息泛化、教育資源泛化的時代,孩子受到互聯網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教育的影響。為此,朱永新認為,需要構造一個新的教育體系,因為僅靠學校已經培養不出社會需要的人。
“未來,一個人不是在學校學習,應該在不同的學習中心進行學習……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讀完大學或者博士才工作,讀完博士30歲,人生去了小一半。人生最有才華、最有創造性、最有激情的時期就是二十多歲,應該讓他們工作。”
蘇州大學教授、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學術委員會顧問朱永新
朱永新説,未來所有人都需要終身學習,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學習過程,而非為找工作做準備。因為很多工作一夜之間就沒了,很多工作一夜之間就產生了。美國統計一個人一生要換十次工作甚至更多,根本無法準備。
甘陽則提出,為了使年輕人感受真實的生活,高中畢業之後可以有一個“學工學農”、去工作或者去當兵的間隔年。“第一,沒到十八歲,間隔年可以促進他快速成長到十八歲。此外,你去工作或者當兵,一定會加強人和人的接觸……再來報大學,要根據他這一年的實踐,他養成的溝通能力、團隊精神,這些都構成錄取與否的條件。”
渠敬東也認為,大學生應該少上點課,少讀點書,多點集體活動,多去老百姓那裏觀察觀察平常人生活的樣子,有助於彌合抽象的知識和具體而微的自我感受之間的裂痕。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的理念,就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覺得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要做什麼?讓學生學會幸福,讓他學會幸福地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
他分享了一個故事:屬於學霸型的一對夫婦,從懷孕就開始塑造自己的孩子,嚴格根據標準,連吃東西和所有的一切都很注意。結果這個孩子學習就是不行。兩人都很沮喪,學霸怎麼培養出學渣?但兩人有一天想明白,為什麼他一定要做學霸呢?這孩子雖然是學渣,但他自己很開心,他喜歡做菜,十歲的孩子能做一桌菜,廚藝非常好。他也很願意幫助人,在班上人緣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歡他。父母終於想明白,其實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幸福永遠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永遠比成才更重要,這是教育的一個基本主張,也是教育的常識。”朱永新説。
在渠敬東看來,社會每天都在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恰恰這個時候,教育真正的責任要讓這個速度慢下來。“比如通識教育讓他讀人類歷史教育最重要的書,讓他體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複雜豐富又讓人幸福的感受。比如説讓孩子一塊兒集體活動,在一塊兒貼近,就能夠找到這種感受。大學裏沒有科目講我們怎麼因為幫助別人而感到快樂,這太缺了。”
雖然《嬌慣的心靈》一書的作者為解決當下教育的弊病提出了不少建議,甘陽還是認為,我們可以求助於中華文明古老的智慧,通過閲讀治癒現在孩子的“脆弱”病。他主張小學生讀《孟子》,和家長一起“養浩然之氣”。中學生讀《莊子》,讓思想如大鵬展翅翱翔天宇,養成一種內在的自在與開闊。
教育問題在當下中國所承載的重負,不僅消耗着中產家庭的經濟資源,也隨時聚集起整個社會的注意力。《嬌慣的心靈》從社會科技進步的大背景來論述這些問題,並基於認知行為心理學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圖書剛一出版,就引發了諸多國內從事高等教育的有識之士關注與討論。
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所言:“‘嬌慣的心靈’是對美國當前教育病症所下的診斷,作者抽絲剝繭,證明了大學生脆弱心態的根源在於全社會對青少年的過度保護,從家長、社羣到大學都難脱干係,書中所包含的歷史教訓,值得每一位關心教育的中國讀者細品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