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最奇葩的一屆內閣,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經典

現在關注不迷路,好文點贊有態度!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歡迎大家的到來,接下來讓我帶領大家來開始分享。
首先來説説明朝的內閣制度,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為理由廢除了宰相制度,獨攬軍機大權,使得權力中樞僅有皇帝一人。但是,國家那麼大,事務繁雜,皇帝也是凡人,一天到晚那麼多政務要處理,朱元璋縱然是勞模也受不了,最後,想辦法搞了殿閣大學士出來當國事顧問,建文帝時期,殿閣大學士開始成為常設機構,至明成祖時期,正式形成內閣制度,永樂時期首位內閣首輔便是大才子解縉。內閣制度在明朝開創了文官再度進入權力中樞的先河,隨着老朱家的皇帝們越來越懶,內閣漸漸演化成主政機構,內閣首輔更是成為文官之首,雖然無宰相之名,但是已有宰相之實。
文淵閣
內閣這個如此重要的機構,按説能混進去的必然都是人中龍鳳吧,上承天子,下總百司,這地位,可謂是頂天了。但是明朝卻偏偏出現過一屆最奇葩的內閣,全體閣臣皆是紙老虎,平時幹事畏首畏腳,不是因為懼怕皇帝,而是懼怕掌權的太監。上樑不正下樑歪,內閣這副德行,六部也連帶着這幅衰像,以至於當時人們嘲諷內閣是“紙糊三閣老”,六部是“泥塑六尚書”。
明憲宗朱見深
這個奇葩的景象出在明憲宗成化年間,紙糊三閣老指的是當時的內閣首輔萬安、大學士劉珝、大學士劉吉。這三人裏面,萬安是頭號紙老虎,他之所以能當上內閣首輔,主要還是靠他一身善於巴結諂媚的本事,他還很會選對巴結對象,專挑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下手,即萬貴妃貞兒。沒辦法,大家都姓萬嘛,怎麼説一筆寫不出兩個萬。明憲宗獨寵比他年長十幾歲的萬貴妃,對這位“媽媽級”貴妃是言聽計從,萬貴妃不斷地在他耳邊吹風,讓明憲宗對萬安的印象是直線上升,萬安仕途就這樣一帆風順,直至成化十三年,當上了文淵閣大學士,不久便接替了商輅成了首輔,但是有另外一種説法是,萬安曾經靠進獻春藥給憲宗獲得賞識,平步青雲,所以這哥們有個外號叫“洗屌相公”。
萬安
萬安為人滑頭,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麼些年,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為官哲學,那就是儘量別去招惹大太監汪直。當時,汪直歷任御馬監掌印太監、西廠提督,在當時深受憲宗信任,加上這人還有戰功,皇帝將禁軍指揮權都交給了他,汪直手中既握着禁軍軍權,還掌握着特務組織西廠,再加上是掌印太監,可謂是真正的位高權重,一手遮天。
汪直囂張到何種程度呢,文官在他眼中不過就是一堆薺菜子,看誰不順眼,彈指間就讓誰回家賣山藥蛋子去。憲宗前期,內閣中還有一批敢於和汪直對着幹的大臣,以彭時,商輅先後為首的內閣根本不屑於把汪直這種角色放在眼裏,彭時去世後,商輅更是和汪直之間矛盾升級,商輅素來以剛正嚴明,嚴於律己為名,在朝政上,商輅與汪直屢屢犯衝。但是這場政治鬥爭,汪直卻戰勝了商輅,使得商輅提前告老還鄉了。
影視劇中的汪直
商輅一走,萬安的機會便來了,萬安總結了前任的教訓,開始拿出他的看家本領,巴結獻媚。凡是朝中大事處理,萬安皆看汪直臉色行事。那一屆內閣,首輔如此,更別説其他兩位輔臣了,劉珝是屬於那種大事不管,小事不看,尸位素餐的典型。本來這劉珝還是相當有能力的,歷經景泰朝和天順朝,本來也是那種幹事的官員,成化朝早期,劉珝還是不錯的,可是到了萬安當首輔的時候,劉珝已經墮落成了萬安一樣的紙老虎了。劉吉更不用説了,“紙糊三閣老”中間,這位是臉皮最厚的。巴結皇帝,勾結宦官的本事不亞於萬安,混進內閣後,辦事不行,搞權力鬥爭倒是在行。當時朝中言官多次彈劾劉吉,但是劉吉放在一邊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最後人送外號“劉棉花”。
劉吉
這一屆內閣就這麼烏煙瘴氣的活下來了,在“紙糊三閣老”的帶領下,作為具體行政機構的六部也成了徒有其名,不見其實的地方。當時六部的尚書都學習到了閣老們生存的精髓,上下其手,除了正事,其他啥事都幹。人送這六位尚書外號,泥塑六尚書。
明孝宗朱佑樘
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這奇葩的時期在憲宗朝後期對國家的傷害也是巨大的,朝政頹靡,貪墨成風,社會矛盾激化,國庫空虛,財政入不敷出。朝中的烏煙瘴氣一直到明孝宗朱佑樘登基後才得以遏制,孝宗登基時年僅十八歲,但是年輕絲毫不影響孝宗成為一代英主的決心,孝宗登基首先便是拿內閣開刀(索性汪直已死,不然也是難逃大罪),將紙糊三閣老中的首輔萬安罷官,收拾行李回家賣山藥。劉珝由於早就被萬安和劉吉排擠出去了,故免於落得新朝庸碌大臣之惡名。至於劉吉,這位劉棉花還是走運的,孝宗用了幾年,好在這哥們煥然一新,還是幹了些實事,好歹也是登上了首輔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