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家長越來越焦慮?研究發現:可能與加入很多微信羣有關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八屆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峯講壇上,上海市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員楊雄做了題為《AI時代:家長如何克服教育焦慮》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養育孩子實際上是一個守望與發現的過程,守望靠耐心,發現靠用心。以下是演講主要內容。

『為什麼家長越來越焦慮』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的課題組在2017年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樣本覆蓋上海市16個區,包括小學四年級、初中二年級和高中,以家長與孩子進行配對抽樣的形式,分別調查了8000個家長和孩子。

數據分析得出以下10個結論:

一、上海中產家庭的親子關係普遍良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緊張。獨生子女家庭的親子關係普遍好於多子女家庭。

二、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關注,親子互動時間有所增加。

三、家庭教育主要以母親為主。

四、70後、80後家長比較關注孩子的情緒、社交能力等。

五、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仍然較高,九成家長認為孩子必須讀到本科以上。

六、校外培訓補習是家庭開支中最大的部分,佔到30%—50%。

七、年輕家長的養育方式更趨於平等與民主,孩子總體上比較健康。

八、長期跟蹤的數據顯示,上海家庭的性教育水平有所下降。

九、半數家長對家庭教育狀況比較滿意。

十、家庭暴力偶爾發生。

但為什麼如今的家長越來越焦慮?研究發現,2014年,微信被大規模使用以後,很多家長加入了各種微信羣。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要職責的母親,在各種微信羣中互相交流生育、養育、教育孩子的經驗,結果導致焦慮情緒激增。原先每個家庭的信息都是阻隔的,你家裏在幹什麼,大家不知道,現在從朋友圈裏得知別人的孩子怎麼出色、別人的孩子上了多少補習班,家長的心理就越來越失衡,變得越來越焦慮。

『“雞娃”將導致怎樣的後果』

據我個人的觀察,現在的教育競爭不僅僅是孩子的競爭,背後其實是家長的競爭。尤其是中產家庭,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就是要進入優質學校。

每個家庭對孩子未來教育路徑的選擇,事實上反映了家庭對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一種判斷。在很多家長看來,進入好的學校、考上好的大學,仍是唯一的成才路徑。殊不知,未來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的孩子身處互聯網時代,但是,70後、80後家長仍然把自己當年高考的模式複製到00後、10後的孩子身上。學術上我們稱之為“結構化了的童年”,這並不符合教育規律。你把自己的教育模式強加給孩子,並且給孩子設了一個很高的目標,對有些孩子來説甚至是遙不可及的。當達不到目標時,孩子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我們曾在南方某大學對3萬名本科生進行心理測量,結果顯示,有2.5%的大學生具有嚴重的抑鬱傾向,有的學生甚至需要父母陪讀。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如果仍然這樣“雞娃”, 學校如果還是以分數為導向,那麼心理異常的孩子會越來越多。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根據家長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期望值,有人把學生分成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低投入、高壓型學生;第二種是低投入、低壓型學生;第三種是高投入、高壓型學生,這種學生最容易出問題;第四種是高投入、低壓型學生。那些高壓力之下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心理問題。

在人工智能時代,家長和老師千萬不要將兒童的大腦去和電腦競爭。就像無人機可以24小時、不知疲勞地巡航,而再優秀的飛行員也做不到。

反觀兒童的大腦,更加需要保護。腦與神經科學實驗早已證明,每一個兒童的大腦發展是有差異的。為什麼現在女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好,男生會落後一些?因為男孩大腦的灰質、白質區域的發展遠遠滯後於女生,女生20歲就發育成熟了,男孩要到30歲才成熟。我們過去説要保護女孩,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同樣要保護男孩。

人類的大腦,其腦容量早就被結構化了。大腦的新皮層,也就是一張報紙大小。如今信息爆炸,每天大量的新知不停地塞進兒童的大腦,而結構化了的大腦無法再往外拓展。如果過早開發,過度壓力,容易使兒童大腦的白質區域出現問題。

『教育是緩慢培養人的過程』

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曾經畫過一幅畫,題為《某種教育》。畫的是一個師傅用力地把一個個泥團往模具裏按,桌子上站着一排一模一樣的小泥人。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因此寫道:“受教育的人絕非沒有生命的泥團,誰要是像那個師傅一樣只管把他們往模子裏按,他的失敗是肯定無疑的……”他提出了“教育是農業”的理念,認為教育的性質類似農業,農業是把種子種到地裏,給它充分、合適的條件,如水、陽光、空氣、肥料等,然後讓它自己發芽生長、開花結果。

我很認同葉聖陶先生的理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緩慢培養人的過程。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如果把教育當成工業,會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就業困難。因為工業化生產遵循的是市場規律,市場缺什麼,就迅速生產什麼。為了降低成本,工廠的產品一經上線,就要大規模生產。另外,因為工業是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線作業,所以不允許出錯,否則生產出來的就是“廢品”。

很多父母不管孩子的天賦、興趣、個性,什麼專業火,就給孩子報什麼專業。孩子被教育得沒有個性和特點,適應性很差。因為產能過剩且沒有競爭力,導致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這種教育生態必須要改變。

比起工業,農業更加多樣化。播種在同一塊田地裏的麥穗,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矮;有的長得粗,有的長得細。孩子就像麥穗一樣,有自己的天賦、氣質、個性和生長節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農民眼裏,莊稼長成什麼樣都是寶:長得好的做糧食,長得差的做飼料,連秸稈燒了都可以變成草木灰。

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犯錯,是兒童大腦自我糾正、不斷進化的必然過程。兒童認知模式的成熟需要千百次嘗試,從犯錯中汲取經驗。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給他指明一條出路。給孩子出路,就是父母不否定、不指責、不冷漠,接納孩子的錯誤,並且培養他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不要“催熟”孩子』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思想,它主張人的行為必須順天時、合人意,尊重客觀規律。教育和農業的相似之處正是在於,種田須“守天時”,按照莊稼生長的規律,插秧、施肥、培土、灌溉、防蟲害,然後靜待花開。教育則要“順童心,合人意”,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按照每個孩子成長的節奏,讓孩子慢慢長大。

但是,現在有些父母熱衷“催熟”孩子,拔苗助長,對孩子過早教育。因為信奉“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觀念,還沒等孩子到合適的年齡,父母就提前搶跑道。一些早教機構會向年輕的父母展示0—3歲兒童神經元突觸的發育圖片,説大多數孩子大腦的語言、視力、聽力區域的神經元突觸密度在1歲前就達到了最高峯,掌管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高級思維區域的神經元突觸密度在2—3歲時達到最高峯。因此,孩子3歲之前是敏感期,如果這時候不開發大腦,孩子一輩子就完了。這種説法好像很有説服力,於是一些父母趕緊報了早教班。

然而真相是,雖然兒童2—3歲時掌管抽象思維的神經元突觸密度達到高峯,但此時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發育好;反而是7—8歲時,抽象思維能力明顯增強。另外,兒童的大腦發育是有規律的,孩子剛出生時,腦容量約為成人的60%;長到7歲左右,腦容量基本和成人類似。所以,學校要求孩子7歲左右入學,是有認知心理學作為科學依據的。

幼兒期的家庭教育,不能對兒童進行以記憶、正確率為主的大腦認知強度訓練,而應該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幫助他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的父母忙着開發孩子的大腦而忽視生活教育,導致孩子入學後還不會穿衣服。

有一次,我與一名12歲的神童一起做節目,對方因為超高數學天賦被中科大錄取。在交流中,我發現他的思維方式就是一個稚氣的小孩,除了數學以外,其他方面都是正常兒童的發展水平。事實上,一些神童出身的少年大學生後來都出現了心理問題或社交障礙,提前上大學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催熟。

楊雄

『換一種思維來養育孩子』

5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叫《有機教育》。現在大家都喜歡吃有機食品,因為它們是天然、無污染、符合大自然四季成長規律的。其實,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有機的過程。有機教育是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是符合兒童天性、迴歸自然的教育。

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把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情感投到孩子身上,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教育投入越大,期待自然就越高,要求有高回報。家長普遍希望孩子能考上985、211大學,甚至是清華、北大。一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點不符合父母期待的地方,父母都會很焦慮。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井裏的青蛙很嚮往大海,請求大鱉帶它去看海,大鱉同意了。青蛙第一次見到一望無垠的大海時,興奮地“呱呱”大叫,一頭扎進大海里,卻被一個浪頭打回沙灘,摔得暈頭轉向。海水又苦又鹹,周圍找不到一隻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告別大鱉回到井裏,這裏雖小,卻是最適合它的樂土。

父母需要正視一個現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滿足父母的殷殷期待。如果讓成功的標準更加多元,那麼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他可能沒辦法成為一隻遨遊海洋的大鱉,但可以做一隻在井裏自得其樂的青蛙,快樂的人生也是一種成功。

每個家庭的條件不同,每個孩子的基因和天賦不同,每個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更不同。所以,父母不能對孩子期待過高。養育孩子,實際上是一個守望與發現的過程。守望靠耐心,發現靠用心。父母要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孩子在某一領域的興趣、特性與天賦,因勢利導,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幸福能力的個體,成為一個成熟完整的人。合適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人類社會是由不同的崗位構成的,人才多樣化才是社會的正常生態。德國有位社會學家寫了一本書叫《獨異化社會》,他認為,未來對人才的要求是創新與個性化,而不是通用型、標準化。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X型人才,用今天的時髦用語來説就是“斜槓青年”,即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羣,他們願意冒險,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而那些只會考試、門門成績是A的A型學生可能不再受到青睞。所以,要培養X型人才、培養創新型人才,家長首先要走出焦慮,換一種思維來養育孩子。

來源: 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