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輔導作業,7歲女孩離家出走: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會?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深有感觸,聯想到了當初的自己。
上海一位7歲女孩因作業問題被父母批評,賭氣離家出走,最後在民警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女兒,也反省了自己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甚至説自己得了“恐輔症”,簡言之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的會兇她。《老師請回答》節目中就有一位上二年級的小朋友鄒驍,每次在輔導作業的時候,媽媽總是批評他,嫌棄他寫得慢,屢教不會……成績不見起色,甚至開始了暴力,變本加厲地暴打。
那麼,在輔導作業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鼓勵他
相比於批評,他更需要的應該是鼓勵。在《親愛的小課桌》中的徐敬凱,媽媽採用的是“鐵血教育”,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光是暑假就要做375套卷子。他是別人口中的“三好學生”,但是自己卻不夠自信,面對傅首爾的提問,還表示別的孩子都比自己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需要你的關心和鼓勵,激發孩子的自信,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許多父母輔導作業都出現了“精神分裂”的現象,根據統計:輔導作業也成為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所以,要學會適當地給自己減壓,可以在輔導作業的同時,跟孩子偶爾開玩笑,放鬆心情,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孩子的壓力也會隨着開心漸漸的淡,在快樂中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的明顯。
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所以,更多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可能你覺得很簡單的題目,但是對於他們來説卻是很難,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就會容易很多。學會換位思考之後,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的就要及時改正。對孩子的錯題要及時指出,耐住自己的性子,不要嘮叨孩子,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才是關鍵。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