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眾所周知,世界文明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戰爭史,人類的戰爭從古至今一刻也沒有停息。無數文明在戰爭中消亡,也有不少文明在戰爭中發展,工農業技術不斷進步,上層的政治框架和軍事力量也變得越來越高效和強大。戰爭的爆發根源,到底是什麼呢?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實力與自己的“財產”不匹配,強國必然想征服更多的土地,征服到其掌控極限為止;弱國則根本不能保住自己實際統治範圍之外的土地,這必然會引發強國的侵擾。
遍觀中外歷史,不難發現在長期的戰爭經歷中,無論何時何地,各國在面對敵人入侵,幾乎都選擇了築城拒守的方法。中國從東周時期開始,戰爭逐漸變得頻繁起來,尤其是在諸子百家的時代,兵家出世,他們反覆思考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戰勝敵方,並且以敵方資源來補充自身。
▲波斯希臘戰爭場景繪畫
在兵家眼裏,戰爭只是一種手段,關鍵是取勝得到自己想要的土地和財富,無論是動用軍隊進行武力征服,還是武力威嚇,或者是用離間策反,都是兵家常用手段。正是由於城池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價值,在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裏,很多就是以攻佔敵方城池為主要戰爭目的而展開的。
《孫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在兵聖眼裏,攻城是最低劣的兵家手段,不僅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勝利,還可能使自己失敗,甚至導致喪師辱國。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一味死磕的做法會讓己方軍隊損失慘重,圍攻久了還會導致士氣低迷、軍心渙散。那麼這些將領為何不直接繞過這塊難啃的硬骨頭,率軍深入敵後,攻佔敵人防守薄弱的城池,擾亂其後方呢?
▲兵聖孫武雕像
當然,有的讀者朋友可能會説,兵家學説誕生於戰國時代,當時沒人有一統天下的格局,因此只能一城一池的攻佔,通過一個個小的軍事勝利,完成最終一統天下的大勝。然而自秦皇漢武強力統合華夏大地之後,大統一觀念深入人心,起兵叛亂和改朝換代的情況也層出不窮,但是依然有對一城一池的攻佔。為什麼古人在面對重兵堅守的城池之時,不願意繞行城池直搗黃龍,而是要打艱難的攻城戰甚至退兵呢?
▲蒙古鐵騎劇照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蒙古大軍圍困襄陽和攻打釣魚城。在國勢上,蒙古不知勝於南宋多少倍,為何幾十萬大軍寧願在這兩座城池下耗費幾十年,也不願意冒險繞開從而直搗臨安?一旦南宋都城攻下,全國羣龍無首,襄陽和釣魚城還不是望風而降?乍一看這種觀點很有意思,但是筆者不得不提一點,為什麼南宋朝廷願意將重兵佈置在襄陽地區,難道他們不會想到蒙古人可能繞路進攻嗎?還是説,他們根本不怕蒙古人繞開,或者他們知道蒙古人壓根不敢繞行。
▲古代城防復原模型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不是沒人想到過,但是就現實而言,一般深入敵軍腹地的軍隊有大部分都是死軍,完全是以死士的身份去敵人後方給敵人致命打擊,最終為敵軍剿殺。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勢。古人建造城池,都是根據山川地勢而修築,充分利用了地利,而且有的城池從建設之時起就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作用,甚至能夠影響和決定天下大勢,因此統治者往往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建設。一座雄城,城牆高達七八丈,長几十公里,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池四面均有城門,大力建設的主城門上還有機關和射擊孔,並且有甕城作為第二重防護——這是參照邊關要塞城門修建的。這樣的大型城池,城中人口眾多、水源充足,存糧可以維持全城軍民一年以上,面對這樣的堅城,幾乎沒有人可以快速攻破。
▲合川釣魚城舊址
由於這些城池依山傍水,位於交通要道或重要關隘之處,佔據天時地利及人和。因此雖然只是一城,但是足以切斷南北,阻遏東西。如果大軍想要繞過城池,就必須繞行幾十裏甚至上百里的路程,這就會導致後勤補給線變長,對人力物力的壓力必然加大。斷敵人糧草,是古代將領常用的方法,補給線變長,防守方就更有機會做出此事,一旦掐斷糧草供應,敵軍幾乎就註定失敗而難以翻盤,甚至會全軍覆沒。
▲唐代將領劇照
第二個原因,則是由於對敵境不熟悉,將領們不敢冒這麼大的風險去繞路。在古代,描繪山川形勢的地圖乃是國家機密,為中央政府直接掌控,沒有人能能夠輕易看到。即使有帶路黨,也無法全面熟悉敵境,面對充滿大量未知因素的地域,稍有不勝就會中埋伏或者敗在大自然的手下。所以專家才會説,繞行之舉純粹是嫌命長,畢竟“孤軍深入”乃是兵家大忌。
結語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戰爭勝敗關係到國家興亡,統治者在這事上非常重視,下面的將領自然更加慎重,他們寧願用耗時耗力的笨辦法,也不願意兵行險招。圍攻雖然兵力損耗較大,但可以有效規避上述風險,而且還可以在城破之時劫掠一番以彌補損失,然後坐擁新的城池,相比之下,勝算比繞遠路要大得多,而且更加省事。因此在古代,大軍圍城久攻不下之時,一般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增兵繼續作戰,要麼乾脆撤兵,反正絕不會選擇繞行。
參考資料:
《孫子兵法》
《古代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