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處特殊的建築,它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便是赫赫有名的頤和園。在頤和園東大門不遠處,有一個名叫“德和園”的園子,以前,這裏是專供帝后妃嬪們看戲的戲園子。
在德和園裏,擺放着一輛略顯破舊的小車,44 年前,德國奔馳公司的幾位工程師來到頤和園參觀,無意中看到了這輛汽車,他們一眼便看出了它的來歷,當即表示願意用10輛最新的奔馳車來交換它,我方收到消息後,嚴厲拒絕了他們,今天我們就來説説這輛汽車背後的故事。
時間回到1901年11月,慈禧66歲大壽當天,羣臣們為了討好這位太后,使出渾身解數,又是送禮物,又是嘴上抹了油,期待慈禧一高興,能給他們一些賞賜,然而這些價值連城的翡翠瑪瑙,到了袁世凱準備的禮物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只見袁世凱命人抬出了一輛進口的奔馳牌轎車,該車產自1899年,乃奔馳第二代產品,設計者還是奔馳創始人卡爾·本茨,意義重大。該車為黑色木質車廂,配有黃色木質車輪與輻條、銅質車燈、實心輪胎、兩軸四輪,前排座乃司機席,後排座是乘客席,最高時速達到每小時19公里。從外形上看,酷似“四輪馬車”,那是相當拉風,於是乎在場所有人都被它給吸住了眼球。
慈禧太后雖然一生極盡奢華,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先進的洋玩意,心中大喜,想要坐上去試試,袁世凱趕緊讓司機就位,然而看着坐在前排駕駛席的司機,慈禧突然垮了臉,一個小小司機,竟然敢坐在我前面,趕緊坐後面去,袁世凱好説歹説,表示方向盤等在前面,司機沒辦法,慈禧才不情願地點頭同意。然而坐上去以後,慈禧又命令道,司機要跪着開車,這想想都使不得,於是此事作罷。
幾日後,慈禧心血來潮,又走到這輛奔馳車旁邊,自言自語道:“這東西能跑那麼快,那得吃多少草呢?吃飽了能跑多快呢?”語氣中無不透露出自己想要乘坐它的心思,於是一旁的太監孫富齡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裏,他偷偷跑去找外國人,學習了開車,接着便去慈禧太后面前毛遂自薦,慈禧大喜,決定讓他試試。
那天風和日麗,孫富齡緩緩駕駛着奔馳車,帶着慈禧去城隍廟轉悠了一圈,那場面,別提多氣派了,慈禧非常開心,賞賜了孫富齡不少東西,其他太監相當眼紅,從此孫富齡成了慈禧的“御用司機”。
結果後來,孫富齡飄了,竟然在喝了酒以後去給慈禧開車,當然了,那時候沒有“禁止酒後駕駛”一説,於是孫富齡半路迷迷糊糊,一頭撞到了旁邊的一個小太監,可憐的小太監當場一命嗚呼,60多歲的慈禧在後座也遭了殃,嚇得夠嗆,從此以後再也不坐此車,並讓人把它送到庫房裏“吃灰”。
後來清朝滅亡,新中國成立,人們發現了這輛被慈禧“拋棄”的奔馳車,《北京志·頤和園志》中記載道:“該汽車因長期存放,早已損壞。不只引擎早已不能發動,且前車燈、方向盤丟失,皮坐墊及車篷頂已破爛不堪。”好歹是古董,於是工作人員把它從紫禁城裏轉移到了頤和園,並進行了修繕維護,最後放在德和園裏供遊人們觀賞。
直到1976年,德國奔馳公司派出幾名工程師,專門來頤和園觀看那輛“第二代奔馳”,經過工程師的反覆確認,證明確實是原車無誤,於是激動地提出想用10輛最新的奔馳車來交換的請求,當然了,這個請求遭到了我方拒絕,因為這輛車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歷史的見證,是我國的文物,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其實除了奔馳車,慈禧當年還使用過電燈泡,那時候慈禧稱它們為“會亮的茄子”,當年清朝滅亡,還有人想把頤和園裏的電燈給買走,不過同樣沒能成功,時至今日,那2個慈禧喜歡的大吊燈還保留在頤和園內,其中一盞掛在排雲殿正殿,另一盞掛在樂壽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前去觀看。
參考資料:《北京志·頤和園志》《清宮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