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台後,伴隨各類細則的出台,多數家長們還處在過渡階段,焦慮後遺症也是一浪接一浪。這不,近期隨着教育部“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實行雙審制度”的細則出台,家長們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教輔材料上。最近,部分家長產生恐慌,紛紛“購買大容量硬盤,提前囤積教輔、培訓資料”。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記者採訪中,有家長説,“家裏娃才上二年級,怕教輔以後買不到了,所以就一次性把教輔囤到了六年級,還專門為此買了個超大容量的硬盤……”。還有的家長説,“學校不讓佈置作業,孩子一下子放鬆了,成績跟不上怎麼辦?校外培訓班也不能隨便上了,沒人輔導怎麼辦!囤點教輔材料吧,萬一用得上呢!”
對於家長這一行為,教育部專門在9 月23日舉辦新聞通氣會做出回應:培訓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優中選優,精中選精。家長們不要盲目地為孩子囤積教輔材料,尤其是未經過審核的材料。要把減輕孩子課外負擔作為首要目標進行考量。
部分家長如此“未雨綢繆”的心態可以理解,但事實上,這種囤積行為本身並不具備合理性。首先,中小學生教材內容一直在根據社會的變化和需求不斷調整和優化,以實現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和成長,提前囤下的教材並不能適合孩子們未來的成長;其次,單方面為孩子囤積大量教輔教材,並不能有效保證輔助指導效果,而且效率極低,這就是變相的雞娃,與“雙減”政策完全相悖。從這個角度講,囤積舊教輔緩解的只是家長自己的焦慮心態,並不能真正讓孩子受益。
再次,有這樣的舉動,説明家長們對“雙減”的精髓並未能深層理解,仍然在“短視”中走不出來。對家長和孩子而言,“雙減”就是要拋卻我們固有的“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在學校做好學習這件份內的事。同時,減輕課外負擔,讓孩子有時間對世界和生活有更多的探索和嘗試,從而去成長、去創造、去激發潛能、去綜合發展。
不具備專業能力的家長如何能夠將硬盤中的海量教材灌輸到孩子身上,且真正有效轉化呢,我們要打個問號!畢竟孩子不是機器人,孩子的大腦也不是硬盤,不僅無法隨時存取,更不可能隨心所欲無限制的填充。筆者想説,家長需要打開的不是囤積教輔的硬盤,而是要想辦法啓動孩子的腦硬盤。一味的為孩子塞知識、填內容,孩子的腦容量未必夠大、也未必能夠吸收得了。只要能夠啓動孩子的大腦小馬達,課堂45分鐘已足矣啊!在這裏為大家推薦暢銷美國多年的腦營養品牌BDF旗下的腦營養補充膳食劑“超腦壹號”,三種核心成分(“留蘭香提取物”、磷脂酰絲氨酸、吡咯並喹啉醌PQQ),黃金組合配方,均為促腦發育新科技。強強聯合能夠全面促進大腦發育,激發腦潛能,讓學習變輕鬆。這一粒吃下去,啓動孩子的腦活力,擴充腦容量,提升記憶力、增加專注力都沒問題,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