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上好勞動這門成長必修課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經典

“2020年初,我的媽媽作為醫生到武漢參加抗疫。那個時候我很無助,爸爸援疆剛回來不久,日常學習輔導、家務,甚至如何餵飽自己都是問題……”日前,在浙江寧波召開的東錢湖教育論壇勞動教育圓桌論壇上,來自寧波的小學生屠北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説,正是父母的身體力行和學校的勞動教育,讓他理解了勞動的內涵。“爸爸媽媽的勞動在謀生之外,還是一種奉獻和擔當;勞動是成長中的必修課,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重要。”

東錢湖教育論壇勞動教育圓桌論壇召開的時間適逢“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教育成為與會各方關注的熱門話題。

勞動是一種學習方式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隨後,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予以明確。

一年多來,各地圍繞勞動教育推出一系列舉措。江蘇省委辦公廳印發相關意見,明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先、畢業升學的重要參考或依據;山東省濟南市中小學家庭勞動教育清單(試行)及首批15處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日前發佈……社會各方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勞動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顧建軍表示,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的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勞動當中有知識的學習,有能力的培養,有品質的塑造,有精神的錘鍊。勞動對於成長的回報是非常大的。”顧建軍説。

勞動教育需家校合力

如何將勞動教育科學合理地落實到課程中?如何在評價體系中體現勞動品格?相關專家表示,勞動教育需要家校合力。

“家庭是勞動的第一個起跑線和原發點,我們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愛勞動、散漫懶惰的孩子,要讓孩子在勞動中瞭解這個世界。”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浙江東錢湖教育研究院院長袁振國説。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研究員付宜紅表示,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父母的學識和成長經歷不同,但祖輩、父母用勤勞的雙手,努力為社會和家人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行為以及對家庭的愛是共同的——這樣的代際寶藏,是孩子們踐行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源泉。

袁振國強調,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消除幾種誤解,比如只有體力勞動才是勞動。在他看來,勞動的形式和類型很多,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等都是勞動,不能用一種勞動形式取代所有勞動形式。

此外,勞動教育不是隻勞動不教育,也不是把學生當作勞動力使用。“勞動教育除了磨鍊意志,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有機會通過勞動見證自己的自主性、創造性,在勞動過程中、在勞動成果裏照見勞動的榮光、勞動的創造、勞動的美好。”袁振國説。(記者 趙曉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5月13日 第 09 版)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