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一開始專寵武惠妃,這武惠妃是武則天的堂侄的女兒,因為長相漂亮,性情乖巧、善於逢迎,很快獲得了唐玄宗的專寵。這武惠妃也像是她姑奶奶武則天一樣篤信佛教,她供養的僧人叫做「金剛三藏」是一個奇人。
而此時玄宗崇奉道家,有羅公遠、葉法善等道友。一日,玄宗駕幸功德院,羅公遠、金剛三藏等作陪遊玩,玄宗忽覺背癢。羅公遠折一竹枝,使法化作一七寶如意,獻給皇上撓癢癢。玄宗大喜,轉頭對三藏説:“上人也能這樣做嗎?”
金剛三藏説:“公遠用的是幻化之術,臣為陛下取真物。”説完從袖中摸出一炳七寶如意來獻給玄宗。玄宗接過來後,手中所拿羅公遠的如意頓時顯出原形,又成了一竹枝。玄宗回宮説與武惠妃聽,惠妃大喜。
玄宗要巡幸東都洛陽,就對武惠妃説:“我們一起去洛陽。讓葉羅二尊師、金剛三藏跟隨,讓他們比試一下,看看誰更厲害,怎麼樣?”惠妃歡喜道:“臣妾願意隨行觀看。”
當時正在修繕麟趾殿,有大梁一根,長四五丈,直徑有六七尺。玄宗對葉法善説道:“尊師能不能為朕舉起來。”法善受命作法。大木一頭抬起數尺,一頭不起。玄宗問道:“尊師神力,為何只舉得起一頭?”
法善奏道:“三藏法師令金剛神壓住另一頭,因此舉不起來。”原來這是葉法善故意這麼説的,這是要武惠妃面子上好看。
果然,武惠妃聽法善這麼一説,心中暗道佛法的廣大,心中喜不自勝。
三藏也只道是法善説的實話,心中感覺很是快活。唯有羅公遠低着頭,只是笑。玄宗有些不服氣,對三藏説:“法師既有神力,葉尊師不能及。這裏有一個澡瓶,法師能念動咒語把葉尊師咒入瓶中嗎?”
三藏受詔置瓶,叫葉法師依照禪門方法結跏趺坐,三藏念動咒語。還沒念完,法善身體就晃晃悠悠來到瓶邊,念動兩遍法善已至瓶嘴邊,翕然而入。
玄宗心下不悦。過了一會,不見法善出來,又對三藏説道:“法師既使他入瓶,能使他再出來嗎?”三藏説:“進去難,出來就容易了。”就唸起咒來。唸完了不見法善出來,三藏急了,不住氣唸了數遍,也不見動靜。
玄宗驚道:“莫不尊師沒了?”武惠妃大驚失色,三藏也慌什麼,只有羅公遠一味地笑。玄宗問他道:“如今怎麼處理?”羅公遠笑着説:“陛下不必費心,法善沒走遠。”
一會兒,高力士進來報説:“葉尊師求進。”玄宗大驚道:“銅瓶在此,卻從哪裏來?”急忙召來問道:“你去那裏了?”法善説:“寧王邀請我吃飯,借剛才那個機會去吃酒了。若不是法師一咒,還去不了。”玄宗大笑。
法善道:“法師已經咒過了,而今應該貧道還禮了。”隨取三藏的紫銅缽盂,在圍爐裏面燒得通紅。法善捏在手裏,弄來弄去,如同無物。忽然,法善兩手捧起來,照着三藏的光頭摁了上去。三藏痛得大叫而走。
玄宗對羅公遠説:“尊師何不也做一法,使我一樂。”
羅公遠説:“請問三藏法師,準備做什麼法術?”三藏道:“貧僧這件袈裟,請羅公取。取得,是貧僧輸;取不得,是羅公輸。”玄宗大喜,一起到道場院內,看他們作法。
三藏結立法壇一所,焚起香來。取袈裟放在銀盒內,又放置在一木箱內,木箱加了封鎖,置於壇上。三藏在壇上結跏而坐,做起法來。
玄宗、惠妃、葉法善看見有一菩薩,外有一重甲神人,再外有一重金剛圍着,環繞甚是嚴密。
羅公遠坐在繩牀上,一如既往言談説笑,也不見他作法。眾人都盯着羅公,羅公也不放在心上。
過了一會,玄宗説:“為何遲遲不動?莫非難取?”
羅公説:“臣不敢自誇其能 ,也不知道取得取不得,只叫三藏打開看看便是。”玄宗見羅公遠這麼説,便叫三藏打開,三藏見重重封鎖,一毫不動,心下喜歡。及開開銀盒,大叫一聲,已不知袈裟去向,只是一個空盒子,三藏嚇得面如土色,半天説不出話來。
玄宗拍手叫好,羅公遠奏道:“請派人到臣院內開櫃取來。”中使領旨而去。一會,袈裟取到了。玄宗問道:“朕見菩薩尊神,如此森嚴,你是用什麼法取到出來的?”
羅公説道:“菩薩力士是聖之中者,甲兵諸神,道之小者;至於太上至真之妙,不是術士所能知道的了。剛才使玉真女取之,雖有菩薩金剛,連她的形也看不見。取之易如反掌,又有什麼妨礙呢?”玄宗大喜,賞賜羅公遠無數。
玄宗欲從他學道術,公遠不肯,説道:“陛下乃真人降化,保國安民,九五之尊,學此小術何用?”玄宗見他不授就罵他。公遠當即走入殿中的柱子中去,又口説玄宗的過失,玄宗愈加憤怒,叫破柱取他。柱子破了,羅公遠又走玉碣之中,玄宗又讓人把玉碣搗碎成十幾片,片片都有公遠的影子。
玄宗沒奈何只得謝罪,羅公遠忽又立在面前玄宗懇求至切,公遠只得許了。雖是傳授也不盡然。玄宗又怒道:“推出斬了!”刀斧手領旨,推出市曹殺了。
隔了十幾天,有個內官叫做輔仙玉,奉旨從四川歸京,在路上遇到羅公遠騎驢而行,羅公遠從袖中取一封書信對這內官輔仙玉説:“把此書付與皇上。”唐玄宗才知道道家的無上妙法之妙。
【尚思修善學佛 説 】以上出自於《三言二拍》之中。從故事的情節來看,這肯定只是一個故事而已。無論佛、道,其功法都以清淨無為為基,怎麼會互相鬥法呢?
那三藏法師有何功德,能調動菩薩和金剛護法去滿足他的“面子工程”,這與理與事都不通。
無論是佛教也好,道家也罷。在日積月累的修行中,會有一些神通,但這種神通只是修行的附屬品,而不是修行的大道和目的。如果以逞能和謀利為目的就更不可能邀來佛教的菩薩和道教的“真人”來給你去護法,甚至讓真人去給你“偷”袈裟了。
可能這是作者以神通為“引子”讓大家對佛、道生出信心,弘揚大道。以便減少世人貪嗔痴的之心,塑造和諧社會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