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復旦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學系教師康雲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復旦大學的一門中醫課,竟成了復旦本科生“最難選課程”之一。課程名叫《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主講人是復旦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學系教師康雲。
在康雲老師的通識選修課堂上,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講解是家常便飯。來自經濟學院的2018級本科生趙同學表示,康老師總是能夠吸引住學生們的目光,“我一開始以為這門課有很多的基礎知識,可能會比較深奧難懂。但是上了之後發現,康老師能將中醫藥學的知識非常生動傳神地介紹給大家,不僅在課堂把理論講得細緻形象,而且在實踐方面也能得到應用。”
康雲老師主講該課程已有十年。十年來,眾多學生不僅對康雲老師給予廣泛好評,更是積極地把課程推薦給更多同學。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之下,選課人數連年攀高,更多院系的同學們走進了《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授課課堂。而康雲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也將這門課打造成了“外行友好型”課程。即使偶有涉及藥理和中醫理論的深奧之處,也能讓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習基礎的同學們耐下性子,沉浸其間。
康雲老師的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這個項目,也激發了學生們學習中醫藥學的興趣,甚至“衝動”。曾經有一位非醫科專業的學生參加完項目後表示要轉到藥學院來學習。康雲在肯定之餘,與他進行了深入交流,幫他仔細分析了自身特點和藥學院的培養實際,勸他一定深思熟慮後再做選擇。“老師不僅要能把學生引入門,有時候也要幫他關上門,修一門課和學一個專業是兩回事。”
在進入復旦工作之前,康雲一直從事植物分類學的研究,直到入職藥學院後,他才開始接觸醫藥知識。《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這門課程開設於十四年前,開課之初,康雲只是課程的助教,但他在每堂課上都認真旁聽學習。在他看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中醫理論便無法將藥物背後的原理講明白、講透徹。康雲認為當時的自己還不能解答學生關於“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原理性問題,所以決定要在長期積澱之後再走上講台。
轉折發生在康雲的一次生病之後。他患上了葡萄膜炎,住院治療期間一直需要注射激素,身體受到了較大損傷,症狀也反反覆覆。機緣巧合,康雲參加了成都中醫藥大學一名老中醫舉辦的培訓班,系統地學習了中醫理論知識,並且將其應用到自身疾病的治療上來,取得顯著療效。這也堅定了他在中醫藥領域持續耕耘的決心。
從此之後,康雲彷彿被 “打通任督二脈”,踏上了一條中醫知識系統化學習與講授的道路。從專業課的教學到“打通任督二脈”,康雲花了七年,這期間他不斷積累中醫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體會傳統文化的神奇。
“希望傳統醫學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讓傳統醫學能夠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康雲坦言。
聽聞康雲老師所開課程的“高人氣”,本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初衷,2020年暑假前夕,宣傳部的老師找到康雲,邀請他以二十四節氣為切入點,主筆“復旦上醫”微信公眾號“節氣文化”專欄,為大家進行時令養生健康科普。
開設這個專欄的過程並不如預期那樣簡單。時令養生和校園裏對應的植物是一篇“節氣”文章裏的兩大元素。有一回,康雲估摸着桂花在農曆八月十五就會開,於是將其作為“秋分”的節氣植物寫進了科普文章裏,但是推送裏的配圖需要提前準備,遲遲不開的桂花令團隊都有些擔心。雖然最終校園裏的桂花踩着點在農曆八月十四開了,但責任感極強的康雲還是心有餘悸:“科普文章一定要嚴謹,每個文字的拿捏都要有依據。”
“節氣的含義在網絡上都有,但我們要講出自己的心得。”康雲很看重這一點,“因為這不僅代表我個人,也代表着復旦教師的水準。”一年來,康雲帶領團隊以高度的責任心,將嚴謹的態度持之以恆,每個節氣都以生動優美的語言、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給復旦師生和校友。
曾經,康雲覺得在實驗室裏做研究很快樂。在加入藥學院之後,康雲覺得做老師也很快樂。但是,他的快樂並沒有止步在個人層面。他説:“古代中醫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物質上他們都不是特別富有的人,但是在精神層面上都很富有,能夠享受治病救人的快樂。”
“現在我也覺得很快樂。”正如上醫校歌中寫道的:“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羣服務。”在康雲看來,中西醫的理論不盡相同,但治病救人的理想境界是相通的。
康雲希望,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表達能夠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們,促成一種潛移默化的育人實踐。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