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邦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卻碾壓乾隆的四萬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過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經典

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封建王朝――秦朝,秦朝它只經歷兩代就被推翻,被西漢王朝所取代。西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他在中國歷史上上演着最強逆襲創業記,從一個“小混混”逆襲成為開國皇帝。劉邦本是不學無術之輩,沒什麼文化,但廣交人脈,一心想着做一個俠士夢:行走天下,替天行道。在他的一生中,只寫過這兩首詩:《大風歌》與《鴻鵠歌》,其中一首《大風歌》大家可能都會背。今天小編給大家説説這兩首詩,劉邦是在怎樣環境下寫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先來説説劉邦的早年經歷劉邦公元前256年出生,劉邦原名叫劉季,也叫劉三,劉邦這個名字是起事後蕭何給他起的。劉邦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劉太公常常訓斥他沒出息。因為劉邦不喜歡勞作,他的哥哥也時常嘲笑他。但劉邦不以為然,整天做着“俠士夢”,遊手好閒,廣交天下豪士。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呢,這不,劉邦後來成為開國皇帝,君臨天下,誰還敢嘲笑他?劉邦早年期間,碌碌無為,到處蹭吃蹭喝,還帶朋友回家蹭飯,惹得他大嫂很不滿。老大不小的年紀,還沒穩定的工作,後來在蕭何的幫助之下,當了一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成為秦朝的公務員。

有一天,呂太公喬遷之喜,宴請當地知名人士及官員去他家喝酒。劉邦作為一個小公務也去喝酒,卻沒有錢,想吃“霸王餐”。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給呂太公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上面寫着500兩銀子。這引起呂太公的注意,覺得劉邦將來大有前途,不但沒要酒錢,反而熱情款待他,並且將小女兒呂雉嫁給劉邦。這劉邦運氣太好了,娶得這麼漂亮的老婆,後來也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呂皇后。

起兵反秦,建立西漢王朝劉邦的運氣簡直爆棚,在起義時,擁他為“沛公”帶領大家發動反秦起義。劉邦之前在當秦朝公務員時,有一次,在執行公務時,路過咸陽街頭,看到秦始皇這架勢很氣派,於是隨口一説:“大丈夫應該要像秦始皇一樣這時機會來了。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打響反秦起義的“第一槍”,建立“張楚”政權。劉邦順勢而為,在眾人擁護之下,帶兩千多名農民,參加起義。

這時的劉邦身邊聚集了蕭何、張良、樊噲等大批能人志士,為他起義取得勝利打下基礎。但由於兵力不夠,始終難成大氣候,需要尋求新的“合作伙伴”。於是,他們加入當時也在起義的項梁部隊,項梁是楚國的貴族,有一定的實力。但項梁不幸被戰死,他的侄子項羽掌管部隊,項羽這個人能征善戰,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搞政治就不好説了。劉邦自知實力不夠,只能隱忍、低調,甘心屈於項羽之下。他們立熊心為楚懷帝,假借天子之名,討伐秦朝。在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當中,秦朝滅亡。劉邦後來在與項羽的“楚漢之爭”,取得勝利,建立西漢王朝。

劉邦寫的這兩首詩,在怎樣環境下寫的?劉邦在公元前202年定陶登基稱帶,雖然取得了天下,建立西漢王朝,但國家根基未穩。還有一些諸侯王對劉邦虎視耽耽,劉邦不得不御駕親征,消滅反叛之侯。其中英布叛亂,最讓劉邦頭疼。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也起兵造反。英布英勇善戰,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劉邦身邊沒有能夠擊敗英布的人,只能親自率兵出征才平定了英布的叛亂。在大軍班師回朝的路上,劉邦從他的故鄉沛縣經過,於是就把當年的朋友和長輩召集起來,大家一起飲酒敍舊,宴會一直持續了十幾天。有一天,劉邦在喝酒時,想到當初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好兄弟們,如今一個一個背叛自己,心中不禁十分感慨。如今自己雖然貴為天子威加四海,可是剛剛建立的漢朝卻沒有安定,於是有感而發吟出了《大風歌》這首千古絕句。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短短二十幾個字,言簡意賅,前兩句表現出劉邦大業初成、天下剛定的那種豪邁氣派,但後一句卻來一個大轉折: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樣才能讓天下將士為我守疆拓土,鎮守四方呢?因為他看到昔日的兄弟,為了權力,反目成仇,發動叛變。同時表達出劉邦的惆悵、迷茫之情。這首詩將兩種不同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千古絕句留傳至今。平定英布叛亂,劉邦元氣大傷,卧病不起,在彌留之際極力剷除有功之臣,為保後世江山。這時他想考慮自己的接班人,劉盈是劉邦與呂后的嫡長子,毫無疑問是合法的唯一接班人。但劉邦認為劉盈生性軟弱,難以掌管朝政,欲廢太子,想立與戚姬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因為戚姬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更加疼愛這個兒子劉如意,並且這個兒子的性格很像劉邦。

劉盈不行,但背後有呂后在支撐,呂后豈能讓自己的兒子被廢?於是極力勸阻劉邦收回成命,呂后還請來了商山四皓輔佐劉盈。劉邦看到連商山四皓這樣的高人都來輔佐劉盈,生怕廢掉太子會導致朝政混亂,只好打消了換太子的念頭。可是在劉邦心裏,始終對此事耿耿於懷,於是作了一首《鴻鵠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劉邦當時卧病在牀,面對羣臣及呂后極力勸阻,無可奈何,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羽翼豐滿的鴻鵠一飛沖天、無所困厄的壯闊景象,表明劉邦對換立太子一事的無能為力,顯露出他欣喜、無奈、痛苦、冷靜一系列情感交織的複雜心態。全詩採用暗喻手法,通體運用四言,傳達着劉邦難以直述的多重情懷。

劉邦在公元前195年病逝於未央宮,一代帝王就此落幕。他的一生只留下這兩首詩,卻成為千古名句,相比乾隆皇帝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沒有留下一首詩,都沒有這兩首文學價值高。因為他們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在這裏不再詳述。但你們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