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大家瞭解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董仲舒。
大家好,這裏是小播讀書,在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提出這一理念的正是今天我們要講的西漢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董仲舒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思想,它的背景和意義又是什麼,我們從儒家思想講起。
儒家學派大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一書中曾經説,不喜歡殺人的人才能統一天下。但他似乎説錯了,因為在孟子數百年之後,正是秦國統一了全中國。秦國在“耕戰”兩方面,也就是經濟上、軍事上,都超過其他國家。當時秦國是出名的“虎狼之國”。它全靠武力,又加上法家殘忍的意識形態,成功地征服了六國,形成了統一的政權。
但其實孟子也沒有完全説錯,因為在秦朝統一中國大約15年後,就滅亡了,被漢朝取而代之。雖然漢朝初年還是繼承了秦朝的統治思想,但後來在漢朝的統治思想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漢朝為了建立儒家的正統思想,還開啓了著名的考試製度,而且主張以儒家經典作為考試的基礎。
這個制度下,進入仕途的各級政府官員,就不靠出身高貴,不靠財富,而靠通過一系列定期的考試。這些考試由政府主持,在全國同時舉行,對於社會的所有成員都敞開大門,只有極少數人除外。當然,這些考試在漢朝仍是雛形,在數百年後才真正普遍施行。而這個制度的發起人,也是今天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董仲舒。
講到這裏,你是不是覺得他甚至有點討厭,廢除了先秦百家思想不説,還建立了讓我們“痛恨”的考試製度,當然這裏的痛恨是加引號的。在我們瞭解董仲舒的思想和貢獻之前,還是讓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董仲舒的一生。
董仲舒於公元前179年,出生於西漢的廣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一帶。他出生於一個大地主階級家庭,家裏從小條件不錯,他自幼也天資聰穎,酷愛學習,傳説讀起書來常常忘記吃飯睡覺。董仲舒在30歲時,開始招收了大批學生,精心講授。他講學,在課堂上掛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裏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所以,很多人跟他學了多年,甚至沒有跟他見過面。通過講學,董仲舒為漢王朝也培養了一批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諸侯國的國相,有的成了長吏。由於董仲舒廣招門生,宣揚儒家經典,他的聲譽也日益擴大,在漢景帝時就當上了博士,掌管經學的講授。
到了後來漢武帝繼位後不久,漢武帝讓各地推薦賢良之士,尋求治國方略,董仲舒被推舉參加策問,也就是類似現在的顧問的意思。漢武帝連續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基本內容都是,天與人的關係問題,所以稱為''天人三策''。董仲舒在策問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説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其中大一統思想對後世影響巨大。在漢朝初期,經濟發展很快,出現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在景帝時代出現了吳楚七國之亂。統一的國家將面臨着分裂的危險。景帝時任博士的董仲舒認為,當前最重要是要鞏固集中統一的政權,防止分裂割據的局面出現。董仲舒從儒學經傳中尋找統一的理由,他從《公羊春秋》一書中找到了''大一統'',並提出了大一統理論。他説:《春秋》一書中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每個王朝也當然要遵循。
而且他還根據大一統的普遍法則, 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統的論點。因此他建議廢除除儒家思想以外的其他思想,以防止這些學説迷惑百姓,這樣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顯示出地位。只有思想上統一了,才能鞏固和維護政治的統一,只有政治統一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於是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大一統建議,實施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大大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為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董仲舒對策後,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裏當國相。劉非是武帝的哥哥,是一介武夫,但因為董仲舒當時聲望很高,是舉國知名的大儒,所以對董仲舒非常尊重。但劉非圖謀不軌,一心想篡權。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輔助齊桓公一樣來輔助自己,以篡奪漢朝政權,但董仲舒借古喻今進行了規勸。
公元前125年,公孫弘又推薦董仲舒,去膠西王劉端做國相。劉端也是武帝的哥哥,他比劉非更兇殘、蠻橫,過去不少做過他國相的人都被殺掉,或毒死。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膽,小心謹慎,唯恐時間長了遭到不測,於是在四年後,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從此也就結束了他的為官生涯,專心回家教書育人、著書立説。
雖然他辭去了官職,但朝廷有大事,還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請教。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葬於西漢京師長安西郊,有一次漢武帝經過他的墓地,為了表彰其對漢王朝的貢獻,特下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稱為''下馬陵''。
接下來,我們就從他的宇宙發生論、人性學説、政治和歷史學説分別介紹董仲舒的思想觀點。
關於宇宙的構成,董仲舒説,宇宙由十種成分組成:天、地、陰、陽、金、木、水、火、土和最後是人。他的陰陽觀念也很具體。他説:“天地之間,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常漸魚也。所以異於水者,可見與不可見耳。”意思是,天地之間有陰陽二氣,人生活在陰陽之氣中,就如同魚生活在水中一樣,陰陽之氣與水的區別在於,水是可見的,而陰陽之氣是不可見的。也正是陰陽之氣,將人與天相連,起到了天和人可以感應的作用。也就是説,陰陽之氣是人和天之間的感應之物。這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説。比如天要下雨的時候,人體病痛部位會有預感。人能感受上天,上天也能察覺人,所以做人做事要謹慎,我們常説“舉頭三尺有神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董仲舒的人性學説,他認為人性包括兩個部分:性和情。性的範圍很廣,包括仁、義等等。但是董仲舒不同意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因為他強調,人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與天地同等,這方面的思想,他更接近於荀子。但是也不完全同意荀子的人性本惡,他認為善是人性的延續,而不是人性的逆轉。
在社會倫理方面,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綱五常”。董仲舒認為社會有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董仲舒選出了三倫,稱之為“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在三綱之外,還有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常是個人的德性,三綱是社會倫理。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哲學方面,董仲舒認為政府的職能,就是幫助發展人性和社會倫理,也就是三綱五常。董仲舒認為國家的治理,要按照自然界的規律。以慶、賞、罰、刑與春、夏、秋、冬四季對應,政府在組織也是以四季為模型,將政府官員分為四級,每級官員下面有三個副手,也是模仿一季有三月。並且根據“天人感應”學,認為如果自然界有異常,則説明政府有過失,比如有自然災害就表示政府治理有過失。
在歷史哲學方面,董仲舒認為朝代的更替遵循“三統”:黑統、白統、赤統。每統都有自己的統治系統。認為夏朝是正黑統;商朝是正白統;周朝是正赤統,由此循環往復。董仲舒認為,新王建立新朝代,是由於受命於天,所以他必須做出某些外表上的改變,以顯示他受了新命,比如改國號、改習俗、改制度等等。
董仲舒的“三統”説也對每個朝代的統治都有所限制。為了對專制君主的絕對權力加以約束,董仲舒提出了:“王者受命於天”的説法。但這種學説並不是董仲舒原創的。在《書經》一書中已經有提過。但是董仲舒把它納入他的總體的天人哲學中,使之更加明確了而已。董仲舒“王者受命於天”的學説,既為行使皇權提供根據,又對行使皇權有所限制。
董仲舒一生歷經西漢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鼎盛時期。他以《公羊春秋》一書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説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對今天的中華文化都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