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不聽話該打嗎?家長曬出了孩子捱打前後的作業,差距天壤之別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經典

本文由

兜媽愛叨叨

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多數父母都是非常疼愛孩子的,如果不是到了氣頭上,是不會對孩子動手的。

畢竟,平時孩子有個小擦傷,父母就心疼的不行,更別提打孩子了。但是,父母卻可以為了作業,對孩子下一番狠心。

網上有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他説,自己家是個女兒,所以平時捨不得打捨不得罵,但是越寵着孩子,孩子越不聽話。

那作業寫的,簡直是慘不忍睹,於是自己狠下心來,對孩子一頓訓斥,打了手板心,孩子的作業質量,在被打前後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捱打前的作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確實不是很用心,字寫得像狗爬一樣,不僅有很多錯誤,還有許多塗改的痕跡,實在是不太美觀,讓人看着都感覺糟心。

但是修改之後,孩子的作業,從工整度上來説,就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作業很端正,每一個單詞都認真寫了,還留出了合理的間距。

上面塗改的痕跡也變少了,就算連線題,孩子也是拿直尺打的非常工整,就像是學霸的作業一樣工整,看來,學霸和學渣的作業,僅僅一線之隔。

捱打前後的作業對比,一個狗爬一個端正,沒想到進步這麼顯著,於是,家長們就孩子不認真學習,要不要打一頓這個事情,進行了一番爭論。

有人認為孩子可以打,有人認為孩子不能打,我們來看看,這些家長是怎麼認為的。

孩子不聽話,可以打:

“我之前覺得孩子不能打罵,要誇獎鼓勵,我努力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但是兒子常常能把我氣哭。前兩天終於爆發了,胖揍一頓,玩具都砸了,現在老實多了。”

“我兒子也是,打一次管三天,好煩啊,明明字寫得很好看的,可就是不肯好好寫,非要打一下才聽話,做打完之後,作業那叫一個工整。”

很多父母覺得,雖然説打孩子不好,但是打孩子效率高,孩子不聽話,説盡好話,都沒有打一頓來的效率高。

他們覺得,孩子有時候,真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只有打一下,孩子才會認真思考,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才能讓孩子記得牢,什麼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比如小朋友學習不認真,天不怕地不怕,只有打了之後,他覺得害怕了,才會認真對待學習。

孩子不能打,會造成傷害:

“我是捱打長大的,父母幹活累了打我,和哥哥掐架也打我,因為我是女孩,做什麼都是錯,捱打罵的陰影幾十年了揮之不去,現在回家就如去刑場。”

“我覺得還是不應該打孩子,剛開始對兒子沒耐心,不聽話就打他,發現他變得唯唯諾諾的,後面我開始反思不打他,和他溝通講道理,他也聽話了,性格也開朗不少。”

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應該打,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孩子心理受到創傷:

因為打罵孩子,其實是在摧毀孩子的自尊心,長期以往,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唯唯諾諾,而且膽小自卑,甚至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交流。

孩子開始自我否定,因為總是受到父母的否定,所以對自己很沒有自信,覺得啥事都幹不好,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覺得自己很坎坷。

二是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父母一次兩次,對孩子進行打罵,孩子可能會害怕,聽從父母的話,努力完成父母的要求。

但是次數多了之後,孩子也就免疫了,反而會因為被打罵怨恨父母,與其對抗。

變得更加叛逆,遇到事情也習慣學習父母,用暴力的方式解決,父母的暴力行為,顯然給孩子做了很不好的示範。

兜媽寄語

所以,打不打孩子這件事,一直是家長的教育難題,打孩子一兩次,雖然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想要孩子成長的好,是不是需要更加科學的方法呢?

對於孩子不聽話,要不要打孩子,你是如何看待的?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