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珍貴資料父子兩代人的高考准考證,都是歷史大變革的見證!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我還記得,幾年前在奶奶舊衣櫃的中間抽屜,翻出父親高考准考證時的驚訝……
一者,從未聽父親説過,他參加了高考,我一直以為老爸是初中畢業。沒想到,他原來還是那個年代的文化人呢。
不過,當我問他,你怎麼沒考上大學時。他説,天天都要做農活,哪有時間去讀書?只不過那考試一來,就參加了而已。
儘管他早忘了考過什麼題目,儘管那次考試並未改變他的命運,但參加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確實也是參與創造了歷史。
第二個驚訝之處則是,這張准考證上,還貼着一張寸照——父親17歲時的照片。
當年的農村人,根本沒什麼機會照相啊。在此之前,我還以為,爸爸最早的相片,是我讀大二時,借同學的照相機回家給他照的呢。沒想到,能在准考證上看到風華正茂的父親。
小時候,鄰居們總説我是“剮了你爺的皮”——跟你爸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看了這張相片,我才真正相信了。
説完父親的准考證,再看我的。
一張小紙片,過了塑。
正面是姓名、性別、相片、報考資料等;
背面則是考試時間。
昨天我發了篇關於高考的文章,很多朋友説我瞎編。因為他們的高考,都是在6月份。
當然,就會有很多人“教訓”這些小夥子——這隻能説明你們太年輕啊,當年可就是在7月考試呢。
我們知道,7月正是很熱的時節。那時教室裏,連風扇都沒有。邊考邊擦汗啊,簡直是煎熬。
第二年,為了讓考生少受罪,也避免考試時遭遇7月常見的洪澇等不利天氣,於是,在經過調研之後,將時間改在了6月。
也就是説,我是最後一年7月考試的考生之一。
當然,我們見證的,還不止是這個變革。
在2002年之前,湖南的考生,是估分填志願。也就是考完之後,估算自己的分數,然後填報學校。
到了我們這一屆,則是分數線出來之後,再填志願。
如此一來,就減少了估錯分未考上心儀學校的情況,對考生而言,壓力小了很多——我估了自己只有400多分,實際505分,雖然離本科線還是差了8分,但兩個分數,還是差異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