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要求“六説”
即説課標、説教材、説學生、説教法、説訓練、説程序。
![教師説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太實用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f/0abd7e5e1b2bbeef.jpg)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
教學方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
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説”構成説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六説”的具體要求
1、説課標主要説兩點:
(1) 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
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
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繫,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 根據“地位”和“作用”。
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
① 思想政治教育——如道德品質教育等;
② 學習品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毅力、態度、方法、習慣等;
③ 思維品質教育——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需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B、知識傳授目標
主要指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標
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
2、説教材
主要説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分析教材是常規備課的重點,也是説課的重要內容,
但説課更要側重説明處理教材的理論依據和採用的處理方法,而不對某些具體知識作更多的解釋和説明。
如語文的解釋詞義,歸納段意,數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釋等。
3、説學生
主要是分析學情,如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本課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分別,以及學法指導等。
學生情況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難點的確定,教法的選擇,課堂訓練的設計都應根據學情而定。
但這是常規備課中最薄弱的一環。大多數老師習慣於精英教學,喜歡從高點來設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何。
説課,把説學生提出來,就是為了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使老師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學生身上,收受實在的課堂實效。
4、説教法
主要説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問題不在於什麼方法最好,什麼手段最簡便,
而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及教學設備的情況等,來説明選擇某種方法和手段的依據。
有些教法不能從理論上講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有選擇運用它,要看學生的實際,
所以説教法的選擇,最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情的分析。
5、説訓練
主要説明訓練的目的,訓練方式,訓練題目的設計。訓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中的訓練,要根據學習目標來設計,為目標而服務。
訓練一般分為:① 形成性② 鞏固性③ 分層能力訓練三種類型。
對應解決分別為:
①主要檢查學生對概念、定義、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
②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③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使上中下三類學生通過此練習都有所得,培養能力。
6、説程序
説明整堂課的教學流程,即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
我們常説的優化課堂結構即指教學程序的設計、説課的內容是“六説”,方法有兩種。
一是將材料按“六説”分六塊,一一分別來説,這樣説材料容易組織,條理清晰,但藝術性不強,給人以支離破碎的印象。
二是綜合組織,按教學程序來説,將“六説”內容分佈在各教學環節中,這樣説藝術性強,流暢,渾然一體,但組織材料費力,還會條理不清。
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説課方法。
另外老師們還可以選擇用一些線上的小工具來完成這些瑣碎的工作,像我之前用過的易就可以在線完成成績發佈,然後生成查詢鏈接,發到班級羣裏,家長們就可以根據我提前設定的查詢條件,自主進入查詢,還挺方便的!
![教師説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太實用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b/35c0bd8ae8ad3608.jpg)
把握熱鬧的“度”,該“熱鬧”時才“熱鬧”。
從頭熱鬧到尾的一堂課是不正常的,反之,從頭到尾都不熱鬧的一潭死水的課也不正常。
老師應是一堂課的“控制師”,如何當好“控制師”的角色是每個人都必須深入思考的。
老師應該給足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
不要讓學生很快説出答案,應杜絕學生信口開河的發言習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取決於對知識的理解領悟程度。
每個學生的理解力是不一樣的,一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作為課堂的“控制師”,老師提出的問題應從簡單逐步走向複雜,循序漸進,實實在在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另外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做練習認真細緻的習慣。
新的教學理念追求生成性、領悟性,但違背生成規律缺乏有效的引導,也會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也是課堂的一種病態。
要想使一堂課高效完美,老師們應該這樣做:
1、擺正心態,自然和諧的生成,不違背規律,不拔苗助長。
2、認真鑽研教材,以生成的動態為導向,提高預設的可變性,不死搬硬套,多設想幾套教學方案,根據課堂變化的情況隨時改變自己的教法。
3、設計問題有針對性,提問有價值的問題,提問學生感興趣或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
4、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自我陶醉,要每一堂課都樹立:
“服務”意識——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需要”意識——為學生的需要服務。
“生成”意識——根據課上發生的情況或某種需要,隨機調整。
“效果”意識——力爭讓學生一課一得。
總之,每位老師要做到:教學與藝術聯姻,高效同樂趣俱來。
另外老師們還可以選擇用一些線上的小工具來完成這些瑣碎的工作,像我之前用過的易就可以在線完成成績發佈,然後生成查詢鏈接,發到班級羣裏,家長們就可以根據我提前設定的查詢條件,自主進入查詢,還挺方便的!
![教師説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太實用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e8/55bab5803ca62968.jpg)
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1)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2)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3)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良好的社交對孩子成長的促進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小學時孩子周圍更多是玩伴;
初中時期,孩子會和同伴分享很多故事,發展深厚的友誼;而到了高中時期,同伴會給予孩子包括學業上的多方面支持。
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1) 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
(2) 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
(3) 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結合了哪些生活實際?
(4) 採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5) 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步驟?
(6) 使哪些知識系統化?補充哪些知識?
(7) 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技能?達到什麼地步?
(8) 滲透哪些教學思想?
(9) 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注:
(1)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3)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
聽課者要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教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並儘可能以學生的身份(模擬學生的思路知識水平和認知方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以獲取第一手的材料,
從而為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一堂課奠定基礎。
把學生的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關鍵點
教學的本質既然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因此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
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如果思維得到激發、學業水平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則可以認為這就是一堂很好的課。
另外老師們還可以選擇用一些線上的小工具來完成這些瑣碎的工作,像我之前用過的易就可以在線完成成績發佈,然後生成查詢鏈接,發到班級羣裏,家長們就可以根據我提前設定的查詢條件,自主進入查詢,還挺方便的!
![教師説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太實用了!](http://p1.nanmuxuan.com/images/76/1bcf47469f6807a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