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年級越來越差,低年級家長如何培養孩子?
很多家長跟我訴苦,説自己孩子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但三年級以後,越來越差,怎麼辦?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學生,反而越來越差,而之前成績一般的孩子,反而扶搖直上。
這裏面有幾方面原因:
1、語文從之前的字詞句,增加了閲讀理解和作文。
2、數學從之前計算類思維,演變為應用題類思維,需要更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對女孩子要求更高,很多女孩升到三年級特別吃力,之前也很多家長找我諮詢過。
3、英語開始系統學習了,部分地區一二年級也學習英語,但是不夠系統。
其實從各科來看,有一個很明顯的統一要求,就是思維能力。不管是語文的閲讀理解,還是數學應用邏輯思維,亦或是英語的系統學習,都離不開邏輯思維的能力。
如果孩子大腦發育滯後,或者在一二年級沒有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升入三年級後,會有點拖,短時間會影響孩子成績。當然在老師、父母,以及孩子自己的努力下,都可以克服,並且迎頭趕上的。
但是,如果家長或老師,不知道孩子成績落後的底層邏輯,或者説根本原因,那想提高就很難了。只能過多壓迫孩子,經常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第一種情況,“吃老本”,成績來自幼小銜接時期的學習。在幼小銜接時期,家長帶着孩子,把低年級的知識基本掌握,也就是超前學習。
孩子超前學習帶來的成績好,其實是一種錯覺。並不是因為孩子很聰明,或者習慣很好,又或者學習能力很強,不過是孩子比別人早學一遍而已。
這些超前學習的優勢,也會導致部分家長和孩子的警惕性變弱,反而會放鬆學習要求,優勢在一二年級會慢慢消耗殆盡,在三年級成績急轉直下。這就要求家長需要時刻保持理性,時刻督促孩子。
第二種情況,平時家長對孩子學習很上心,全程包辦,課下也經常督促、輔導孩子。
但是家長全程包辦孩子學習,很難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孩子在長期的高壓之下,也會產生負面情緒,比如牴觸、厭學等,特別到了初高中,成績一落千丈。如果家長後期能轉變思維,多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習慣,孩子也不會差。
第三種情況,孩子學習習慣很好,上課注意聽講,放學自主認真複習。
這也是我們都希望孩子達到一種狀態,孩子學習習慣好,不管以後到了小學高年級,還是初高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肯定不會差。
最後、綜上所述,對於低年級孩子,還是老生常談的兩種素質,必須培養:
1、邏輯思維
2、學習習慣
但即便這兩點都培養好了,只能説明孩子應對每個年級,所必備的學習素質足夠了,但是每個年級的知識點,還是需要好好學習,畢竟再聰明,知識也不會自己跑到腦子裏。
本文由吳士説原創。關注我,十年教育經驗和案例,説給你聽;我説的,一定有你想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