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別光寫作業,先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好,勝過去上補習班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進入寒假階段,不少同學們坦然,上輔導班還是愉快一些,畢竟輔導班裏有同學。自己在家寫作業很無聊,有的孩子家長去上班了,還會打開視頻監控,督促孩子寫好作業。並不是説這個方法不好,而是我們要明確一件事:寒假別光寫作業,還有更多的學習希望孩子去實踐。尤其是各種學習習慣,比起家長一天強調寫作業,我們在寒假如何學好語文,做哪些練習可以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保持習慣,彎道超車,也要找對路子,掌握超車技巧,不然很可能一場補習做下來,開學就是“車禍現場”,什麼學習幫助都沒有,反而因為補習學習,影響了孩子的語文學習。
我們家長都覺得假期是培養學習習慣,糾正學習錯誤的好時機,但實際上,假期應該是生活習慣培養的好時機。我們很多小學生,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與階段性成長髮展規律不相符合的生活習慣,其實是滯後的,生活習慣不好,是影響學習習慣的,這也是為什麼小島老師會先建議家長朋友們要把孩子的生活習慣培養好。三年級的學生不會繫鞋帶,甚至四年級的學生還要餵飯,天冷了不會加衣服,家長要一遍遍給老師打電話,要求老師叮囑孩子加衣服。兒童行為發展規律,在小學階段是有一個水平標準的,我們大部分小學生都做不到。因為家長把培養生活習慣的時間,都用來安排學習了。
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積累和優化的,家長也不要指望通過一個寒假就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好,而是朝好的方向去發展。逐漸去建立學習習慣的意識,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計劃和安排。家長少一些“包辦”,就能讓孩子早一點“獨立學習”。學習習慣怎麼培養?寒假有假期的原則,日常有日常的規矩。寒假期間,我們對每天的寒假作業,完成時長、完成先後順序,都要進行嚴格的執行,包括因為過年,我們需要進行生活娛樂安排,都應該規劃在學習計劃中去,才能培養好我們的學習習慣。家長會説,這都是好的想法,具體實行起來,根本做不到,單就早上睡懶覺,就能把人“磨死”。孩子説不聽,家長怎麼辦?只能反覆嘮叨、督促去學習。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為什麼總做不到幫助孩子建立生活好習慣和學習好習慣呢?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嘮叨孩子、命令他們寫作業去學習是最簡單的方法。只要孩子服從,就能獲得好成績,這是家長的“蜜汁自信”。在寒假一開始的時候,有些家長會給孩子佈置非常豐富的寒假計劃,從興趣培養到能力提高,每天被安排得滿滿的。孩子也接受了,把學習計劃貼在了書桌前,不出三天,這張計劃表就變成牆上的一張紙了,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對學習再無參考。這是因為家長覺得輔導和保持學習習慣太難了,而自己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溝通方式。寒假依然和小學階段的每一個寒假一樣,疲於應付了作業,就再無其他時間學習了。關於如何在寒假培養好習慣,你還有什麼好的輔導經驗分享?歡迎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