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一個市井無賴,大膽吹牛,連萬曆皇帝和豐臣秀吉都被他騙了
自從趙本山、範偉兩人的小品《賣枴》三部曲在央視春晚播出後,大忽悠這類人的形象就開始深入人心。在中國明朝歷史上,有一位超級大忽悠,視軍國大事為兒戲,把大明的萬曆皇帝、日本的豐臣秀吉和朝鮮國王耍得團團轉,真是令人拍案稱奇!
在明神宗朱翊鈞執政期間,明朝有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俗稱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其中的萬曆朝鮮之役,是明朝戰爭史上極為精彩、曲折的一場戰役,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着深遠的影響。
朝鮮戰役歷時七年,而實際處於戰爭狀態的只有兩年時間,其餘大部分時間則是在談判桌上耍嘴皮子。在和談過程中,一位極具戲劇色彩的市井無賴登上了歷史舞台,他所做出的荒謬之事,簡直讓人感覺是在看演義小説。
沈惟敬,是明朝一位富商之子。和許多富二代一樣,因為家裏有錢,沈惟敬整日無所事事,和一些地痞無賴、狐朋狗友在一起鬼混,《明史》中評價沈惟敬是市井無賴、市井惡棍。
因為沈惟敬曾經和父親一起東渡日本做生意,所以他能用日語和別人熟練交流。有這種能力的人在明朝可謂是鳳毛麟角,這也是他日後能把大明、日本和朝鮮三個國家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一個重要因素。
萬曆二十年的時候,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的野心,於制定了先征服朝鮮、再征服大明,後征服印度的戰略構想。公元一五九二年,豐臣秀吉出兵十五萬大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一路長驅直入,迅速佔領了朝鮮的漢城、平壤等多座城市。
朝鮮國王被打得焦頭爛額,趕忙向大哥明神宗萬曆皇帝求救。萬曆皇帝見自己的小弟被人揍了,決定派李如松為統帥,抗日援朝。李如松是大明朝的著名軍事將領李成梁的長子,不過當時李如松正率軍在寧夏平叛,暫時還不能立刻到朝鮮去。
當時主持朝鮮事務的是兵部尚書石星,因為寧夏之役還沒有結束,石星此時不想兩線作戰,於是想用和談的方式先和豐臣秀吉拖一拖時間,明朝好趁此抓緊時間調集兵馬。
石星首先在大明官員中招募去朝鮮和日本談判的人員,可惜無人敢去。官員隊伍中沒有人報名,就在民間招募人才吧。這時,大忽悠沈惟敬主動報名了。石星召見沈惟敬時,沈惟敬是神采飛揚、口若懸河,表示解決日本侵朝問題對自己來説是小菜一碟。
石星大喜過望,立即委任沈惟敬為“神機三營遊擊將軍”。沈惟敬到達朝鮮後,他安慰朝鮮君臣説:“你們放心守好城池,我們大明的大軍已經在來的路上了。我和豐臣秀吉是老朋友了,我説什麼他都會聽的,你們放心。”
穩定住朝鮮之後,沈惟敬又去小西行長的日本軍營談判。為了給沈惟敬一個下馬威,小西在沈惟敬入營時派軍士手持刀劍,旌旗浩蕩,將他團團圍住。而沈惟敬毫無畏懼,大搖大擺地進入了日軍的軍營中。沈惟敬指着日本軍方談判代表的鼻子斥責道:“我們大明已經集結了百萬大軍於朝鮮邊境,你們的性命危在旦夕!”
沈惟敬在軍營中和日本人整整談了一天,也不知道他説了些什麼,日暮時分,平時殺人如麻的日軍首領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人,竟然畢恭畢敬地將沈惟敬送出大營。和談中小西行長提出以平壤為界,東面歸日本,西面歸朝鮮。沈惟敬表示他個人無法決定,要回去奏請皇帝聖裁。於是雙方約定停戰五十日,停戰期間日軍不準踏入以平壤城為中心的十里範圍內。
沈惟敬的這次交涉可謂非常出色,為大明調兵遣將爭取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日本人撤退了,朝鮮人對大明朝派來的和談代表刮目相看,紛紛稱讚沈惟敬為大丈夫真英雄。
李如松剿滅寧夏叛軍之後,率軍東征朝鮮日軍,取得了平壤大捷。但由於李如松的輕敵,明軍在隨後的碧蹄館之戰中受到重創。戰爭的巨大消耗讓雙方都陷入了僵持狀態,於是和談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萬曆二十一年(1593)五月,日本人民的老朋友沈惟敬再次受命,前往日本和談。臨行前,上級領導給他授意的談判條件是:一、日本撤離朝鮮,二、豐臣秀吉給大明朝遞送投降書。但沈惟敬知道,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和沈惟敬同去日本的大明談判代表一共三人,除了沈惟敬之外的那兩個當兵的,不要説懂日語、懂外交了,就連漢字可能都不一定認識。豐臣秀吉把大明朝的特使團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泡温泉、看錶演、逛景點,等他們玩夠了,於是提出日本方面的七項條件。
一、明朝選送一名公主嫁給日本天皇為后妃。
二、明朝和日本放開貿易,自由通商。
三、明朝和日本盟誓永遠通好。
四、朝鮮割出北四道給日本。
五、朝鮮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到日本作為人質。
六、返還朝鮮被俘的兩位王子。
七、朝鮮宣誓永不背叛日本。
日本此時面對的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並不是晚清時代,任何一位大明官員都不會答應豐臣秀吉提出的這種恥辱條款。奇葩的是,沈惟敬代表明朝政府竟然一口答應了。
回國後,沈惟敬並沒有和任何人提起豐臣秀吉提出的任何談判條件,只是説日本答應停戰歸降了。而和他一同去日本的另外兩位代表,因為不懂日文,所以對日本人的實際想法,毫不知情。為了將謊話説得更圓,沈惟敬還偽造了一份豐臣秀吉的《關白降表》帶給萬曆皇帝。
兵部尚書石星詢沈惟敬日本之行的成果時,沈惟敬對日方提出條件隻字不提,只顧吹噓自己搞定日本的豐功偉績。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七月,日軍開始陸續部分撤出朝鮮。明軍以為日本答應投降了,也就撤軍回國。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豐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長的心腹小西飛來到中國,讓明朝兑現他所提出的和平條約,並且將和親的大明公主帶回日本。
萬曆皇帝下令兵部尚書和小西飛商談具體事宜,石星向小西飛提出了中方的三項要求:一、日本必須限期全部從朝鮮撤軍,二、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國王,但不允許日本入貢,三、日本必須盟誓,永不侵犯朝鮮。
石星向小西飛表示:如果日方同意這三項條件,雙方就徹底停戰言和;如果不同意,那就接着打。小西飛一聽頓時傻眼了,這和豐臣秀吉的七項條件完全是兩樣呀。對於豐臣秀吉這樣強硬的政治領導人,他是不可能答應大明朝提出的這三項條款的。
沒想到這個小西飛和沈惟敬一樣,也是個膽子特別大的人,他代表日本答應了石星提出的三項條約。不過小西飛回日本後,除了他的主子小西行長之外,沒有告訴任何人明朝提出的三項條款。給豐臣秀吉彙報時,小西飛只説大明的萬曆皇帝向日本乞和,並將冊封豐臣秀吉為大明王,是日本和朝鮮兩國的主宰,和萬曆皇帝平起平坐。
在沈惟敬和小西飛的忽悠下,萬曆皇帝以為日本低頭認輸了,豐臣秀吉以為明朝乞和,自己將要成為大明王了,朝鮮君臣以為日本將要全面撤軍,和平的曙光已經到來了。大明、日本、朝鮮三個國家的上上下下都被這兩個奇葩神棍耍得團團轉。
但這天大的騙局,終有被戳破的那一天。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萬曆皇帝派出沈惟敬等人為冊封使團,抵達日本冊封豐臣秀吉。豐臣秀吉非常高興,在當年九月初二在大阪城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加冕大典。他接受了萬曆皇帝御賜的金印、誥命、敕諭和冠服。在場的德川家康等四十多位日本大臣也接受了明朝賜予的任命狀,興高采烈地穿戴了被賜的冠服。
豐臣秀吉請來懂漢文的相國寺鹿苑院的和尚宣讀明神宗的誥命和諭書,日本高僧大聲朗讀道:“特封爾為日本王,賜以金印,加以冠服。陪臣以下亦各量授官職,用薄恩齎。仍詔告爾國人,俾奉爾號令,毋得違越。世居爾土,世統爾民……”
豐臣秀吉怒不可遏,沒等和尚讀完,就把衣服和誥命、諭書等物品摔在地上,高聲怒吼道:“我掌控着日本,自然就是日本王,根本就不需要萬曆那小子來冊封。小西飛説萬曆皇帝答應我做大明王我才撤軍的,來人,把小西飛斬了!”
在日本重臣的求情下,小西飛保住了一條小命。但豐臣秀吉驅逐了明朝和朝鮮的使團,並且下令備戰。
冊封鬧劇傳到中國,萬曆皇帝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兵部尚書石星和沈惟敬都被抓進了大牢,被判斬監候。石星在獄中抑鬱交加,不久後便絕食身亡。
而沈惟敬在牢房裏卻像個沒心沒肺的人,該吃吃、該喝喝,毫不在意自己的生死。沈惟敬在監獄中待了三年,直到朝鮮之役結束,明朝政府集中處理一大批人犯時,才走到自己的人生盡頭。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二十五日,沈惟敬被斬首,父母祖孫兄弟皆流放二千里,妻子兒女沒入功臣家為奴。
日本冊封破裂後,中日雙方同時出兵朝鮮,明、朝聯軍在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等將領的指揮下,最終取得了萬曆朝鮮之役的勝利,此役也影響了此後三百多年的東亞戰略格局。
沈惟敬,本來只是一名遊手好閒的混混。但是在朝鮮之役爆發後,他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和大膽的決斷,把朝鮮戰場上的戰與和,把中、日、朝三國玩弄於股掌之間,真是一個傳奇人物。雖然有人説他吹牛誤國,但是他一沒賠款、二沒割地,三還讓日本停戰,為大明贏得了寶貴的備戰時間。
史書把沈惟敬評價為市井無賴,筆者認為從某種方面來説,沈惟敬不失為一名敢作敢為的大丈夫。即使説他是大忽悠、大騙子,也是一名愛國的大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