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父母不想讓孩子驕傲,所以對孩子進行“打擊教育”,但漸漸發現,這種方式大大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性。 現在父母們提倡稱讚孩子,給予他們自信和動力。 但是,表揚孩子沒那麼容易。 沒有原則就把孩子戴在帽子上也是不正確的。
你誇孩子“你真聰明”還是“你真努力”?
孩子順利完成一件事後,你誇他“真聰明”嗎? 還是誇耀“真的很努力”? 兩種反應都肯定了孩子,但對孩子的影響大不相同,曾被心理學的家庭實驗證明過。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帶領團隊進行了“拼圖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準備了簡單的智能測試,即低難度的智能謎題,大部分孩子完成得很好。
然後,研究者將孩子們隨機分成兩組,傳達成績,並稱贊他們。 兩組孩子被誇獎是不同的。 一組孩子聽到的是‘拼了這麼多謎題,真聰明’。 另一組孩子聽説“你的拼圖做得很好,你真的很努力”。
然後進行第二次拼圖實驗,孩子們可以選擇難度為2左右的拼圖。 實驗結果表明,被誇耀為“努力”的90%的孩子選擇了困難的水平。 被誇耀“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都選擇了比較簡單的水平。
在第三個謎題測試中,孩子們迎來了這個實驗難度最高的謎題測試,他們失敗了。 面對自己的失敗,兩組孩子的反應完全不同。
被誇耀“聰明”的孩子顯然很震驚,很沮喪,覺得自己不聰明。 被誇耀為“努力”的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努力,積極交流自己拼圖時的想法。
最後是第四次拼圖測試,難度和第一次測試差不多。 結果,自詡為“努力”的孩子比第一週提高了30%的成績。 另一組孩子們成績下降了20%。
為什麼被誇耀為“聰明”和“努力”的孩子們,之後的反應這麼不同呢?
01
被稱讚“聰明”的孩子,首先覺得自己聰明,不用那麼學習,所以他們會選擇第二個容易的謎題。 其次,他們害怕自己會選擇高難度的謎題失敗。 如果失敗了,説明自己不聰明。
在第三次實驗中,所有的孩子都遭遇失敗,自詡為“聰明”的孩子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聰明,對失敗往往束手無策。
02
被誇耀為“努力”的孩子會產生“這件事自己可以控制”的感覺,所以面對挑戰時,他們會努力克服,取得成功。 在第三次實驗中,這些被肯定是“努力”的孩子們將繼續發揮努力的特質。
養育孩子的“成長型思考”很重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不會輕易放棄,願意從反覆試驗的過程中享受樂趣,容易求助,恢復力強,更頑強。
1、孩子積極思考
從謎題的實驗可以看出,被誇耀為“努力”的孩子們在創造“成長型思維”,面對更大的挑戰時,他們有勇氣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成。 挑戰失敗後,他們也積極思考,檢查錯誤。 被誇耀為“聰明”的孩子經常陷入“固定的思考”,面對難題時選擇避開,不想思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