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唐朝真是亡於“唐末農民起義”嗎不留情面的天時,讓大唐無法翻盤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引言
唐朝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巔峯時期,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都繁榮昌盛的時代,尤其是貞觀和開元年間,人民安居樂業,開放包容的氣度令世界為之嘆服,無愧於“盛唐”之稱。杜甫就曾在《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細緻地描繪了一幅開元年間農耕經濟發達、社會安定繁榮的富庶景象。
唐代全盛時期,疆域面積高達1600萬平方公里左右,西北抵達鹹海,和如今的伊朗接壤,稱隴右道;北至貝加爾湖,為今日俄羅斯的赤塔地區,稱關內道;南部包括如今越南全境,稱嶺南道;東北遠達今日俄羅斯的朱格朱爾山脈(包括庫頁島),稱河北道。在鼎盛時期,唐朝對西域乃至中亞都有着很強的控制力。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的疆域才開始向內地收縮。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一個如此強大的帝國,竟在“安史之亂”平定後的一百多年就迅速滅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很多人看來,“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而唐朝滅亡則歸咎於持續25年之久的“唐末農民起義”。從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的浙東裘甫起義開始,到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起義的失敗結束,一場場農民起義可以説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唐朝走向滅亡最直接的原因之一。黃巢率部起義後,規模很快達到數百萬之眾,他們攻克首都長安,並將沿途多地破壞殆盡,從根本上動搖了唐朝的統治。然而唐朝的滅亡不單如此,背後還有一些極其複雜的原因,如內部矛盾、階級矛盾、經濟矛盾等。但是眾多原因裏,有一個原因卻被大家忽視了,那就是自然氣候。往大了説,便是經濟因素。

農耕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主要的經濟形式,糧食的生產量就是一個國家財富的基礎,糧食的多寡也成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在古代,充足的糧食與勞動力就是碾壓周邊各國的關鍵因素。鄭燮(即鄭板橋)在《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中就深刻地指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這一句話很好地説明了農業在封建國家的地位和影響力。
封建社會時代,由於沒有現代發達的科技生產力量,全靠農民辛勤勞作和自然氣候的賞賜。中國很多地區的土地本來就比較貧瘠,全靠精耕細作和適宜氣候才能豐收。事實上,這種高度依賴於自然氣候的農耕經濟非常不穩定,有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如果氣候好,風調雨順,這一年的農業生產就會大豐收,農民生活有保障,國家也會保持穩定。如果氣候不好,糧食生產大打折扣,糧食歉收甚至絕收,國家又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農民的生活不好過,國家的經濟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在平常時期,遇上個一年半載的乾旱倒也無妨,國家和百姓靠着往年積蓄和存糧,基本也足以挺過難關。可若連年乾旱,莊稼顆粒無收,災區百姓們就徹底揭不開鍋了。上層貴族有錢有權,自然餓不着,也無法對下層百姓生活的疾苦感同身受。這時候,生活的不平等就會使得餓着肚子的老百姓們像是一堆乾柴,只要有一顆火星迸進來,他們便會揭竿而起。02
為了説明氣候對於封建王朝的重要影響,子淵以明朝為例進行説明。大家都知道“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的故事,明朝之所以會滅亡,除了後金崛起、崇禎皇帝昏招迭出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遇到了持續的壞天氣。由於處在極度嚴重的小冰河期內,從萬曆年間開始,各種自然災害就頻繁發生。

光是從天啓年間算起,災害數量就令人心驚——天啓四年(公元1624年),揚州、京師灤州及松江先後發生地震,福寧州官兵因不及時發餉而兵變,由於米價上漲而發生廣州民變,同月黃河決口徐州天啓五年(公元1624年),延安大風雪持續三月,濟南飛蝗蔽天,秋禾蕩盡,“是年大飢,致人相食”天啓六年(公元1626年),先是有成因至今不清的“王恭廠大爆炸”,然後又有山西靈丘、渾源州大地震,靈丘更是連震一月,蘇錫常等地有嚴重的風災水災,陝西爆發大規模流民起義天啓七年(公元1627年),陝西北部大旱,隨後旱區逐漸蔓延至全國各地

不僅天啓皇帝在位時年年不省心,崇禎皇帝面臨的形勢甚至更為惡劣。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陝西全省大旱;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河南大旱;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山西大旱;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河北、山東大旱……就這樣,旱區逐年向東向南推進,老的旱區持續乾旱,新的旱區每一年都在出現——四級以上的旱情,蘭州持續了四年,江南地區的蘇州和松江持續了六年,滄州和太原持續了七年,洛陽和鄭州持續了八年,西安持續了九年,而最嚴重的延安和榆林更是持續了十三年之久……
為了緩解災情,崇禎皇帝曾經六下罪己詔,然而卻無濟於事。在崇禎年間,明朝各省各府幾乎都有過大旱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次年起全國各地旱情才開始好轉。然而,留給崇禎皇帝的時間顯然不多了。就這樣,大明王朝的輓歌漸漸響起。

無獨有偶,根據德國科學家們的分析,唐朝末年的氣候也很不好。德國波茲坦地學研究中心氣候動力與沉積學科的主管豪格率領的科研小組,對取自雷州半島湖光巖湖的鑽孔岩心進行了高分辨率古氣候研究,他們發現約在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間,這裏的冬季風很強,而夏季風很弱。這就意味着應當雨熱同期的夏季降水量變少,只剩下了熱,而這將導致嚴重乾旱。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間,正是唐朝統治時期,這説明唐朝的農耕經濟在這一時期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挑戰——連續乾旱的天災。

唐朝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但一個國家的積蓄和儲備再多,顯然也無法長期應對如此惡劣的環境挑戰,再加上當時也沒有科學的手段去減輕客觀環境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就只能是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當時的社會重農抑商,從海外及周邊國家購買糧食無異於天方夜譚,這就意味着大唐王朝除了農户耕種產糧之外,再沒其他渠道去填補糧食上的缺額。糧食收支上極大的不平衡,摧毀了大唐的經濟基礎,社會自然而然會動盪不安。

事實上,如果從自然因素去分析瞭解,很多王朝和國家的滅亡都與其息息相關。比如曾經一度繁榮富庶的樓蘭古國,水草豐美、牛羊遍野,來往商人絡繹不絕,最後卻因為氣候劇烈變化,很快就被沒淹沒在了黃沙之下。豪格的研究小組還發現,在唐朝時期,同樣的氣候變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現,影響到瑪雅文明的發展,著名的瑪雅文明也因此消亡。結語
因此,唐朝的滅亡不僅僅是內外政治局面的影響,很多時候封建王朝之所以會被推翻,就是因為封建社會中的上層階級無法體會下層民眾的困苦,更是忽視了自然現象的影響,也忽略了農民羣眾的力量,沒有真正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然,如果真遇到了曠日持久的極端氣候,就算意識到了也沒有任何作用,畢竟任何一個嚴重依賴於農耕經濟的王朝始終是脆弱的,經不起自然的衝擊,這也正是時代的侷限性。
參考資料:
《憶昔》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

《氣候變遷與中華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