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秋月臨死對雍正説了9個字, 是對雍正的無情控訴嗎
雍正的臉色顯然是很難看的,但隨即留下了一滴眼淚。
一段政治婚姻,從此天地相隔,鄔思道與年秋月的感情雍正是知道的,難道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嗎?作為始終處於弱勢的一方年秋月,難不成真的為此耿耿於懷,臨死才表達出對雍正的控訴,對這段政治婚姻的控訴嗎?
年秋月,年羹堯的妹妹,都是雍正在潛邸的奴才。年羹堯從一個微末小吏成長為大將軍王,為西北平叛立下不世之功。為了牽制年羹堯,雍正做王爺的時候,為年家抬旗脱賤,並納年秋月為側妃。
問題在於,作為下人丫頭的年秋月千不該萬不該和雍正的謀臣鄔思道產生了感情。雍正用抬旗脱賤將他們的感情斬斷(因為秋月入旗後,就意味着不能和漢族人通婚,鄔思道是漢人,自然沒戲了)。
這是一段典型的政治婚姻,從此後的年秋月,因為年羹堯的起落而起落,陰冷的後宮,再無雍正潛邸時候的温情。
年秋月雖然是個奴才出身,但是生活在像鄔思道、胤禛等這樣的人身邊,耳濡目染也比普通女子更加聰慧明理。自雍王爺為他們抬旗脱賤之日起,不用明説,自己就知道命運已經不在自手,以後的一切,都將是雍正的,而與鄔思道無關了。
她想過,所以問鄔思道:難道我們就這樣完了?
鄔思道説:你遲早是他的女人。
年秋月絕對不是那種傻傻的女人,她很聰明,只是,命運如此,她無法抗爭。如果她是一個普通女人,她一定還會向十三爺求助,但是她沒有,就説明她不是一個普通女人。
可以説,年秋月是做好了準備的,因為她還必須報恩,報效雍正的大恩大德。史載:雍正王妃年氏,為雍正生有五人,其中男孩四人,女孩一人,唯留下一人,其餘皆夭折。所以,年秋月和雍正是做好了婚姻準備的,這點,毋庸置疑。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是規範社會秩序的黃金定律,無人可以違抗違背,年秋月不是祝英台,鄔思道也不是梁山伯,所以寄希望於封建社會 “珍品”的愛情,無非就是理想主義的自我想象罷了。
對於雍正,無非就是政治利益至上的原則,所以才納年秋月為側妃,他也無從選擇。若不是這樣,年羹堯或許就跟了老八,拿不住年羹堯,大清的江山就可能從此與己無緣。要怪,就只能怪年羹堯生有這樣一個妹妹,要是沒有這個妹妹,不知道雍正會採用什麼辦法套牢年羹堯。
再説鄔思道,鄔思道可謂絕頂聰明,儘管他心儀年秋月,但是此人十分理智,如果你認為他會為了爭取年秋月和雍正談條件,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他不會做。因為他是讀書人,都説忠孝不能兩全,一個忠字是刻入他心底了的。所以當十三爺送給他如月的時候,他也欣然接受了。若是心中沒寫下那個忠字,又怎會留下如月。
有人説,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這話有理,要是鄔思道不收下如月,只怕連秋月也要被連累。(此話另説)
年羹堯的交橫跋扈不僅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和姓名,同時也搭上了妹妹年秋月的幸福。
你一定還記得,雍正回宮後在秋月面前歇斯底里的喊:“卸甲,卸甲……”
你也一定會記得:雍正母妃病重之時,指名道姓讓年妃走開時那份憂愁和無奈。
總之,年妃在雍正的後宮,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直到死去。常人之家,且有三綱五常,何況皇室,所以,年秋月的苦楚,只有往自己肚子裏吞。有人説,雍正奪了老十四的喬引娣,尚且温婉對之,一個給自己生育了幾個子女的妻子,為何沒有半點温情。是雍正的冷酷還是社會時代的殘酷?
一切的一切最終歸結於他們之間都沾惹上了政治,封建社會的政治。於是,婚姻和愛情都必須為政治服務,男人和女人都必須為政治鬥爭,生命和自由都必須為政治犧牲。
這個道理,年秋月知道,鄔思道知道,雍正也知道。
“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簡單的9個字,不是對雍正的控訴,不過是還唸叨雍王府潛邸時候那點還沒有被政治污染的時間罷了。正因為如此,雍正留下了淚水。因為自那以後,所有的一切,都被封建王朝的政治污染了。污染也就污染了吧,過眼雲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