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
勇闖技術難關 打造超級工程
——訪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預製工區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文森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王忠耀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技術最先進的跨海大橋,島隧建設是其關鍵性工程,而沉管則是島隧的關鍵組成部分,如何才能確保沉管120年的壽命?近日,記者採訪了原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預製工區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文森。
2011年,張文森參與了“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預製工作,那時,他是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預製工區常務副經理,也是總工程師。張文森強調説,只有在工廠內預製沉管,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環境因素對沉管預製質量的影響,實現120年使用壽命的嚴苛要求;只有採用工廠法,才能實現全年365天不間斷流水生產,趕上日夜流逝着的緊迫工期;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採取工廠法流水預製方式,生產節拍緊湊,資源利用合理,沉管預製週期短,具有傳統乾塢法不可替代的優勢。
而要保證沉管120年的壽命,混凝土的質量是關鍵。張文森介紹説,以耐久性為核心,他們設計並優化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採用適中水膠比、大摻量礦物摻合料、性能優良的聚羧酸外加劑,儘量降低膠凝材料用量,配製成功低滲透、高抗裂的混凝土。同時,沉管預製基地牛頭島夏季長,氣温高,為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穩定,工區設備部採取了一系列的温控措施,在沉管的生產過程中,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穩定,圓滿實現了沉管生產的控裂要求。
作為一名黨員,張文森時刻謹記“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格言。為了解決80000噸鋼筋混凝土沉管下水這一難題,他們應用科學方法進行操作,先將管節臨時封閉,再讓沉管四周形成一個臨時性的封閉船塢,然後往塢裏面灌水,最終使它能夠像潛艇一樣漂浮起來,再橫移至深塢區寄存,等待窗口期進行水下安裝。
2018年,港珠澳大橋終於全線貫通了!張文森回憶當年牛頭島上首節沉管成功下水那天,看着它像一葉扁舟,從陸上移到水中,不禁感慨萬千。“從設計方案到資源組織,共產黨員的使命始終激勵我衝鋒向前、勇闖難關,順利完成節點目標任務。”他表示,要謹記自己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的身份和使命,繼續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8日 0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