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演員馬思純日前曾在節目中自曝一段校園霸凌遭遇,對那段經歷記憶深刻,苦不堪言。
那時馬思純上初中,“地獄般的生活……”她這麼描述那段經歷,還為此苦苦尋求答案,不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討厭她,為什麼要整她?
給好朋友的信,被欺負她的人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朗讀出來。
這還不算最嚴重的。
“最嚴重的一次是把我喝的可樂放在抽屜裏了,中午回家,下午回來之後把剩下的可樂給喝了。後來,她們其中有一個人知道這件事的女孩偷偷告訴我,她們在可樂裏灌了抹布水、粉筆灰還有拖把水。”時至今日,馬思純回想當年仍然覺得不寒而慄。
得知馬思純的遭遇後,很多人表示自己小時候也或多或少遭受過校園暴力,不明緣由被討厭、被孤立,讓人打從心底懷疑自己,甚至想一死了之。
前一陣子,《少年的你》這部影片將校園暴力、霸凌從陰暗處推向了大眾視野,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很多家長看後覺得非常痛心,根本想不明白,孩子們究竟是怎麼了?為什麼一些少年心理那麼陰暗,手段那麼殘忍?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在學校受了多少委屈,回家後也不敢給爸媽講,這種深層的傷害不知道在孩子心底藏多久。
2020年6月5日,河北省一15歲少年被同學毆打,導致腹部背部受傷就診。經過急診科查腹部CT,脾臟破裂,並有失血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後經醫生全力救治,少年切除脾臟,保全生命。
2019年9月4日,貴州省某中學一名學生在學校被多名學生毆打,據被打孩子的父親稱,孩子在入院之後,神智恍惚,甚至連自己的媽媽都認不出。
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很多,看到這樣的新聞,這些欺凌者的家長自己也想不到,全家人眼中的乖寶寶,竟然像惡魔一樣欺負同學,讓人難以置信。
現在科技發達,各種暴力視頻充斥網絡,孩子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和模仿,不知不覺走向極端。有的孩子把欺負別人當成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小到惡作劇,大到打鬧攔堵施加暴力,拳打腳踢,耳光加棍棒,打完之後還拍視頻到處炫耀。
相關部門通過調研發現,發生校園霸凌的大多數是父母平時關注比較少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常常被忽視,希望能夠製造一些事件引起大家重視,她(他)們易怒、暴躁、動不動就惹是非,通過欺辱他人獲得心理滿足感。
霸凌者四處尋找弱小對象作為獲取成就感的目標,當看到被欺辱的同學求饒屈服,他們常帶有一種勝利者的姿態,這也讓他們在其他同學面前很有“面子”。
有些孩子在受到校園霸凌時,不敢告訴家長。
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關注,平時細心觀察,瞭解孩子內心和行為變化,及時防範。孩子受到校園霸凌時常有如下表現:極度厭學,不想去學校;個人物品總是丟失或損壞嚴重;身上經常出現傷痕;脾氣變得暴躁甚至有自殘行為。
作為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因為欺凌者都是欺軟怕硬,你勢單力薄,他施暴的幾率就比較大。另外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情商高,會處理事情,且不易得罪人,即便遇到暴力也會積極應對,不會沉默不作聲,更不會給壞人機會。
同時,家長也要適當干預孩子交友,要有分辨力。讓孩子避開那些品行拙劣的孩子,離他們遠點,不得罪對方,保證孩子不被帶壞,也不會給孩子招來麻煩。即便遇上霸凌,也要教孩子勇敢説不,積極向學校和家庭尋求支持。
更要鍛鍊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培養孩子良好的體魄和開朗的性格。會溝通,有擔當,敢於面對,不畏強權。內向的孩子很容易成為霸凌者欺負對象,但“我們不惹事,也絕不怕事!”
統籌:童説家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