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宮,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它坐落在我國首都北京的中軸線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作為北京的象徵性景觀,故宮一直是人們的必遊景觀,當你置身在那巍峨宏偉,莊嚴十足的高牆深院中,便能真切感受到它曾經的繁華與榮耀。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這裏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古老中國的標誌和象徵。

自明成祖永樂年間開始建設,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並稱為五大宮,並位列五大宮之首。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故宮最令人矚目的,還要數那保存完好、規模在全中國都稱之最大的古建築羣。

這些古建築佔地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傳説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

無論是平面佈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但不知道參觀過故宮的小夥伴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故宮裏是沒有廁所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那些公共廁所是為了方便遊客新建的,卻沒有看到古代廁所的遺址。

那歷朝歷代這麼多皇帝、大臣以及後宮萬千嬪妃,奴僕是怎麼解決生理問題的呢?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現代人家裏都有完善的排污系統,那古代並沒有這樣的條件,也沒有先進的糞便處理技術,普通人家裏只好將廁所與家畜的圈連接起來,這樣就省掉了處理,但有非常大的異味。

而皇宮作為位高權重,十分莊嚴的地方,怎能允許存在這樣的現象,豈不是毀了皇宮的一世威嚴。而古人的智慧就體現在這裏!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清朝時,皇宮貴族中就已經出現了“馬桶”,只是在當時稱為“檀”,它所在的地方就是宮殿中看不到的角落,人們用簾子隔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如廁空間。

我們都知道,廁所放在家裏肯定是有味道的,現代的馬桶都避免不了,更何況一個小小的“檀”呢?而這正是他們的聰明之處!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們在便盆的底部放入一層柔軟的草木灰,這樣在方便後糞便就會落入草木灰中被掩埋起來,十分有效地隔離了異味。

而且方便完後會有專門處理糞便的人將便盆帶到相應的地方處理,再將便盆清洗乾淨送到原來的地方,重複使用。

同樣跟現在的廁所一樣,在他們方便的地方也會放上一些香料,雙重方式,就解決了古人的如廁問題。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對皇帝、太后這種等級的人來説,坐便器的樣子更高級,就跟現在的馬桶類似,上面還墊有十分精緻的墊子,以絲綢包裹,感覺十分舒適。

據説慈禧太后的坐便器還是私人訂製的,不僅能坐還能靠,可以説十分豪華了。不知道你是否被古人的智慧折服了呢?(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5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時就已經有“馬桶”了?還是可移動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