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事例一:為我家孩子做事磨磨唧唧的性格都快煩死了,幹什麼都不着急,比如寫作業,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能拖幾個小時,要麼就是不願意寫,跟我鬧脾氣,天天磨蹭到半夜,説了很多次,就是不改,現在老師還跟我説在學校不好好學,上課不專心,總是“神遊”,同學也不合羣,動不動還發脾氣。

事例二:孩子從賴牀到刷牙再到吃飯,不管做什麼事都非常磨蹭,刷牙能磨蹭20分鐘,要麼忍不住玩水,要麼慢慢刷;吃一頓飯至少要半小時,要麼東張西望,要麼含在嘴裏不肯吞。

......

很多家長抱怨自家孩子做事拖拉,罵也不是打也沒用!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就是孩子平時沒有養成專注的習慣,家長沒有和孩子形成必要的紀律規定。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孩子拖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低年齡段的孩子的時間觀念沒有形成

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大量的經歷與積累才能慢慢構建起來,所以低年齡段的孩子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拖拉,而是時間觀念尚未形成,對時間不敏感。

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 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麼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

我們在生活中,對時間有物理時間跟心理時間這兩種不同的定義,物理時間能夠被時鐘記錄的心理時間是個體主觀意識或感知到的時間。例如:我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感覺時間很快過去,孩子也會經常會説:“我才看了幾分鐘電視,你為什麼就把它關掉了?”

反之,如果你讓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比如學習,他可能就會抱怨,為什麼我做了那麼久作業還沒寫完,實際上才寫了半個小時。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拖拉只是因為他的心理時間不夠滿足,就像我們常常晚睡的絕大部分原因,是還沒從輕鬆的下班時間中獲得足夠多的滿足感。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2.不是拖拉,而是不會

有些父母會因為趕時間或別的原因,不經意間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孩子在不會的情況下,顯得拖拉。

例如: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説,扣紐扣,繫鞋帶本身就是件困難的事情,無論父母怎麼催,怎麼着急都是快不起來的,甚至會打亂孩子原來的節奏。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被家長誤解為孩子做事情拖拉,其實最好的方法是不斷重複鍛鍊孩子,等他長大點,熟練了自然動作就順暢快速了。

3.拖拉有時候是一種偷懶策略

有時候拖拉是孩子們的一種偷懶策略,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孩子在扣紐扣的時候,行動上表現得太慢,很多家長就會直接上手幫孩子扣好。

如果孩子吃飯慢,父母長輩就過來喂他,整理玩具慢,媽媽就過來幫忙整理,這樣,孩子就會認為,遇到不喜歡的事情,只要拖拉,父母長輩就會過來幫自己了。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4.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孩子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正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5.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裏發現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水來。

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裏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個究竟。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6.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裏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幹,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飢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拖拉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他肯定是能拖就拖。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更慢了。

8.父母的榜樣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後一刻。

家長這種做事拖拉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辦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9.家長包辦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也造就了孩子的拖拉:嫌孩子吃飯慢,媽媽就把飯碗拿過來喂孩子;嫌孩子洗臉耽誤時間,媽媽就幫孩子洗;嫌孩子書包整 理的工夫太長,媽媽就天天幫孩子整理。

這樣時間長了以後,孩子會漸漸養成更加磨蹭的習慣,他的惰性也會越來越強,他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因為孩子知道,吃飯、穿衣、洗漱、整理書包等事情,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媽媽會來幫他的。

10.與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樣

成人做事更關注結果,因此成人一般都會自覺地抓緊時間儘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

但孩子則不一樣,孩子做事在很多時候是為了享受做事的過程,他們做事的主要動力是“好玩”,他們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他們花在做事的過程中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於是,在大人看來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卻遲遲不能完成。

11.?與家長消極對抗

現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閒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佈置出來了,家庭作業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

額外的作業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閒、不能玩。

於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針對孩子拖拉習慣,有以下解決方法:

1.提高孩子對時間的敏感度

時間看不見,又摸不着,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

最簡單的方法是,我們從生活中開始入手。每天只要提到與時間有關的內容,我們都要明確地將“時間”表達出來。

例如:玩遊戲、看動畫等,經常會對家長説“等一下,讓我再看一會。”

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用 5 分鐘、10 分鐘等具體的時間來替代“一會、馬上”等模糊的時間。然後讓孩子自己調好鬧鐘,只要鬧鐘一響,就必須馬上結束。

比如,10分鐘之內把衣服穿好,20分鐘之內整理完房間,30分鐘之內把一頓飯吃完,等等。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設定好鬧鐘,給他提個醒,如果他在鬧鐘響之前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了,可以給他鼓勵與表揚,否則就可以給他一些諸如減少看動畫片時間這樣的懲罰。當然,事先一定要跟孩子達成協議,在他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這麼做。

總之,我們要讓看不見、摸不着的時間,“變成”孩子身邊各種看得見、摸得到的可處理的事情,引導他逐漸將自己的行為與時間聯繫起來,使他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時間觀念。

當孩子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時間時,他的時間觀念就會越來越強烈。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對時間的體會就會越來越深,直到時間觀念深深印刻在他的頭腦當中,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後,每個孩子就都能成為時間的主人了。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2.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

可以跟孩子承諾,要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任務,那麼剩下的空餘時間,孩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他們想做的事,這種獎勵機制可以激勵孩子們變得高效率有條理。

這種方法還可以讓孩子把專注力集中在作業上,能使他們高質量完成作業,而不是儘快完成作業。

如果父母是急性子,那麼我們首先在感覺孩子做事情“慢吞吞”時,提醒自己是不是心理時間已經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比如,有些家長叫孩子去整理玩具,剛説完就希望孩子就停下手中的事,馬上去整理,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作為父母,想讓孩子們聽得進去我們的建議,就要耐下性子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很多時候,當家長放輕鬆了,孩子們的很多事情反而會明朗起來!

3.家長學會接納孩子,懂得適當的等待

家長要接納孩子的“慢速度”,不能氣急批評責罵,更不能給孩子貼上“你太慢了”之類的標籤。家長不需要拼命催促孩子快點、快點,只需要温和地提醒孩子:“你作業寫了20分鐘了”,讓孩子感知時間即可。

家長還可以用一種孩子喜歡的鼓勵式方法:你今天寫作業比昨天快了3分鐘哦,多鼓勵孩子已經按照我們希望做到的事情,這點其實是家長們時常忽略或者做得不充分的。

當孩子磨蹭時可以催,但要注意語氣,建議不要過於激動,切記勿用嚴厲的口吻持續催促您的孩子,避免孩子產生焦慮及叛逆情緒。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4.家長不能事事為孩子包辦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做事慢、做不好就心急火燎地把孩子該做的事給都做了。這樣等於剝奪了孩子練習、成長的機會,使孩子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弱,陷入速度越來越慢的惡性循環中。

家長平時要多觀察孩子在做什麼事情時比較慢,用耐心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和技巧,並刻意地去練習。有時候孩子做事慢是因為分心,這種情況可以温和地提醒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手上的再做下一件。”

5.父母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於家庭教育環境的不當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凡事都依着孩子,孩子開始出現做事磨蹭的跡象時,家長們也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幫助孩子糾正壞毛病。

要幫助孩子糾正做事拖拉的毛病,首先家長們要從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自身一定不要有做事拖拉的毛病,才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任何可以拖拉的藉口,如發現孩子出現拖拉的苗頭,一定要及時制止,不以任何的溺愛來對待此種不好的習慣。

講故事或做遊戲的新型教育方法非常值得嘗試。家長們平時可以經常講故事或做遊戲,將遵時、辦事高效的理念灌輸於故事當中,在故事或遊戲中幫助孩子養成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長期的潛意識式的教育比一時的訓斥更為有效。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6.讓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

父母幫助養成條理性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每一樣家務,都是有步驟的,需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其中暗含的都是條理。

很多中國父母有一個誤區,即“一白遮百醜”—只要孩子學習好,什麼都可以不管,什麼都可以不會。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事。

別忘了,我們古人還有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的孩子畢竟不是生活在童話的城堡裏,只需要演好王子公主就能夠獲得幸福。

他們總要獨自去生活。一個搞不定生活的人,最終會被生活瑣事所累,更無法走向真正的獨立。

對於學齡期孩子,或者即將進入學齡期的孩子,父母還有必要教會孩子一些更有條理地處理學習事務的技巧。

7.以後果為導向的適當的懲戒是必要的

對於孩子的拖拉,一味地批評教育有時會失效。必要的時候,要將因孩子的拖拉造成的後果呈現給孩子,並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處罰。要讓孩子明白,做事拖拉的習慣造成的後果也會很嚴重,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有的時候,適當的處罰有助於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8.不要對孩子提出兩個以上的要求

要麼將孩子需要做的事按先後順序告訴他,讓孩子知道做完什麼再做什麼。要麼就是告訴孩子現在要做什麼了,等他完成後再繼續給出下一個指令。千萬別同時對孩子提出兩個以上的要求,這樣做只會擾亂孩子的思維,讓孩子不知所措。

對於男孩來説,過於囉嗦,同時説很多項任務給他們,尤其容易給他們帶去困擾。因為從生理的角度來説,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存在着線性差異,女性更容易應對基於語言的多項任務,比如邊聽邊寫;男性更擅長於應對基於空間的多項任務,比如體育項目和電子遊戲。最好一次只跟男孩們説一件事,且保證簡潔明瞭。

9.營造家中平等温馨的氛圍

孩子的行為受父母直接影響,您對他們的每一次吼叫,其實“激發”了孩子心中的小小的另一個“我”,孩子開始叛逆,開始對您頂撞,這些都源自於您對孩子的“怒吼”式的管教。因此想孩子聽話,您要與他共同成長,將自己地位降低到與孩子同等的地位,讓孩子體會到家是個平等開放又温暖的地方。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87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