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經歷過社會歷練的人,回想起學生的時代都充滿了許多感慨。大多數人都表示:理想與現實差距實在太大!畢竟每個人在幼年時的目標都很偉大,想當科學家、作家,可是大部分人最後還是敗給了現實,在無窮無盡的題海中拼命奮鬥,通過高考考上大學,進入社會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默默地過完此生。只不過在夜深人靜時,偶爾還會回想起年少的夢想,但一切都為時已晚。然而,按部就班的生活真的就一定差嗎?背水一戰一定可以成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14年前沉迷寫小説,試卷上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女學生,如今過怎樣
高考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在人們的眼裏也是改變人生的機會。然而在14年前的考場上,有一名沉迷寫小説的女孩子,卻做出了驚世駭俗的舉動。她在8000字反對高考的制度,還故意把名字寫到密封線之外,同時還違反高考規定,用雙色筆作答,目的只是為了讓老師判0分。
這名女孩叫做蔣多多,曾經的她也是一名學習成績十分優秀的孩子,但自從沉迷上了寫小説之後,思想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認為自己不用通過高考也可以成為作家,因為她的文筆不錯,有一篇文章曾經被髮表。然而,她的家境卻很貧寒,父母都只是普通的農村務工人員,好不容易培養蔣多多到高中畢業,她的這個舉動無疑讓家人傷透心。
蔣多多在高考上的目的達到了,她最終未能考大學,那麼現狀如何呢?她是否如願當上了作家?根據後續報道我們可以得知,她在寫作這條道路上並不順利,先後投稿給多家出版社,但是作品沒有得到認可。也許是受到了現實的打磨,她最終選擇結婚生子,面對媒體的採訪,她也表現出後悔。可見蔣多多的理想,最終敗給了現實。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愛好與學習並存
孩子有自己的愛好,這是一件好事。但芸芸眾生中,天才佔少數,絕大部分都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文壇很多作家都沒有經歷過高考,這不可否認,但是他們玩過往擁有過人的天賦和豐富的人生閲歷。像韓寒、郭敬明、蔣方舟這樣的少年天才,也只是時代的產物,若是刻意效仿,未必能夠成功。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讓他們將愛好與學習並存呢?
1)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反對高考,是因為父母給的壓力太多。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首先平衡孩子的愛好,不要"一刀切"讓孩子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扔了,而是鼓勵他們一邊玩,一邊學習,相信孩子並不會如此牴觸。雖然這個方法看起來很難,但其實只要用心,一樣可以協調的很好,就看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2)讓孩子認清自己
作為父母應該經常用實例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體會生活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家庭環境本就一般的父母,更應該站在現實的角度分析孩子理想中的未來,讓孩子認清楚現實。要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否則都是困難,認清自己很重要。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是所有的父母都無法代替孩子做出任何決定。只要適當在他們身邊引導,在孩子迷茫的時候給出正確的意見,做父母的就已經盡到自己的責任,至於未來如何,都得由孩子自己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