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拋繡球為自己選駙馬是真的嗎
大家好,我們的語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西漢以前,公主一般是指帝王、諸侯之女,西漢之後,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被稱為公主。
我們在熒屏上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橋段:公主或是官宦富豪的女兒結婚,通常會用拋繡球的方式來為自己擇婿。
這是真的嗎?
繡球一般由彩繡做成,在中國歷史上有着很深遠的淵源,是常見的吉祥物。
經過歷史的層層演變,逐漸有了拋繡球之説。
説起拋繡球,還要先説説古代女子的擇婿觀。
其實古代女子擇婿,大都是聽從父母之命,或是在剛出世時父母就定了娃娃親。
她們一般沒有選擇權,無論長大後嫁的男人怎樣,都必須嫁過去。
但是一般若是豪紳、大官的女兒,家庭條件好,都會有門户相當的男方請媒婆來提親,父母若是覺得可以,便商定好日期,到了成親那天,女兒便嫁過去。
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在熒屏上看到有女子拋繡球擇婿的。
在中國古代,有一些地方有這樣的風俗:當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齡,就定於某一天,當然大多數會選擇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這一天,通過拋繡球的方式擇婿,而願意娶這位姑娘的男
子會集中在繡樓之下。
當姑娘選定目標後,會拋出一個繡球,朝她中意的男子扔去。
其實關於繡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距今八百多年前,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户貧窮的人家。
這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是一個非常善良且漂亮的姑娘,同時她也深深愛上了誠實、勇敢、正直的阿弟。
有一年春天,阿秀和母親去鎮上,被鎮上一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他非要娶阿秀為妻,但阿秀心有所屬,堅決不從。
後來,惡少得知阿秀是因為愛上了窮小子阿弟才不願嫁給自己,於是他買通官府,將阿弟打入大牢。
阿秀得知後,日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
雙目失明後的阿秀救不出情人,便為他縫製了繡球,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
阿秀縫繡球時,由於自己雙目失明,看不到針線,完全是自己摸索,導致針扎破了手,阿秀的血流在了繡球上。
由於血的浸染,繡球上的花更豔了,葉更綠了,鳥更鮮活了。
經過很多天的縫製,阿秀終於將繡球做好了。
阿秀買通了獄卒,見到了阿弟,並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
這時,只見金光一閃,阿秀、阿弟便飄然落在遠離惡少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
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當然這只是傳説。其實古代擇婿除了以上兩種説法之外,還有一些思想較為開放的女子,不滿意父母為她選擇的夫婿或是自己早已有心上人,便在大婚前選擇逃婚,跟心上人遠走他鄉。
《詩經》中有一首名為《氓》的詩,有一部分就記載了女子怎樣擇婿。
男子謊稱到女家來買絲,其實是為了看女子,想娶女子為妻。
若是女子也有了情,就送男子回家,而且送出很遠。男子要求成親,女子説你還沒有聘請媒人,等一段時間再成親吧。
女子在等待的過程中很焦急,怕男子變心,等不到就以淚洗面。
待男子出現時,歡喜之餘,便跟着男子的車走了。
從一定意義上説,這也反映了古代某些民間女子擇婿的自由性。
我們大致瞭解了民間女子的擇婿觀,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也有拋繡球擇婿的,還有女子思想開放,不受封建制度的壓追選擇跟心上人私奔的。
那麼,古代皇帝的女兒選擇駙馬是採用拋繡球的方式嗎?
我們在某些電視劇裏也看到過公主拋繡球選駙馬,但是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是無從考據的,完全是創作者在藝術上的創作。
皇帝的女兒,可謂是金枝玉葉,古代想攀皇親貴胄的人多了,一般早在公主還未成年之前就選好了人家,不是達官貴人就是青年才俊,還用辛辛苦苦拋繡球擇婿嗎?
雖然公主無論嫁誰都是下嫁,但是在下嫁中當然也要選擇更好的。
只有明朝皇帝嫁女兒才選擇低級官吏甚至是平民,這是朱元璋為了防止朝廷大臣與內廷勾結才這樣做的。
看來,朱元璋為了朱家江山永固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因此,我們在熒屏上看到的拋繡球在封建社會其實是很難行通的,因為受封建主流思想的控制,一個女子拋頭露面是會被人們唾棄的。
之所以在劇中會出現拋繡球這種擇婿方式,大多是因為古代文學家對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不滿而進行的藝術創作,是沒有事實根據的。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公主就更不會用拋繡球的方式來選駙馬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