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終於,那個被戲稱為“考研基地”的大學,暴露出了寒門學子的慾望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當凜冬的寒風吹過曲師大的校園時,與之“抵抗”的是無數微弱的燈光。

考研,似乎成了這所名校甩不掉的招牌,也是人們對其最熟悉的印象。

從15年前的76%到如今的80%,每年的考研大軍裏,曲師大的學生總是能在千百萬人中脱穎而出。

作為孔子的故鄉,山東唯一一所設立於縣城的本科學校,曲師大號稱“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讀書”,在這所學校,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衝着考研而來。

如今,距離考研不到10天,越是臨近“戰爭”,就越發能感覺到校園裏那沉重的讀書氣息。

置之事外的人對考研抱着談笑風生,飯後娛樂的態度,而對於那些把人生寄託於更高學歷的學生而言,卻是最艱難的過程。

考研,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唯有活到最後的人,才能大聲吶喊。

在曲師大的校園裏,西聯教室被戲稱為“通宵自習室”,燈火通明的平房外,不少學生手捧書本頂着寒風,在路燈下唸唸有詞,寧靜的夜晚伴隨着風聲,讀書聲,越發肅然,而這僅僅是廣闊校園裏的一角。

沒有暖氣的教學樓走廊,有學生藉着樓梯的燈光正在讀書,儘管有時氣温低至零下3°C,但似乎這並未能驅趕走學生們的熱情。

教室、草叢邊、涼亭裏,乃至廣場上,隨處可見為了考研而奮鬥的學生。

簡易桌在校園裏隨處可見,因為方便小巧,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桌子上擺放着枱燈、水杯、時刻表和寫滿密密麻麻文字的筆記,無一不在訴説着這羣孩子的努力。

有的還在自己的水杯上寫着“今天也要加油呀”,不斷給自己鼓勵。

每天天未亮趕到自習室,晚上11點回宿舍,匆忙洗漱後睡覺,隔天又開始新的衝刺,這是曲師大考研學生的日常。

學校牆壁上印刷着“超越自我,自強不息”、“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讀書”等諸多口號,與那些默默奮鬥的孩子們相互呼應,温馨而又神聖。

人生是一場競爭,想得到某些東西就必須不斷付出,讀書也不例外。

當考研成了曲師大的特色時,質疑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有人質問:“8成的人去考研,給社會做貢獻的才幾個?”

有人不屑:“那些考研的學生,估計都是怕遭受“毒打”,不敢踏出社會的吧。”

還有人謾罵:“學生之所以會養成這樣的風氣,與學校離不開關係,肯定是老師鼓動的。”

在眾多的評論中,不少人對這個現象持懷疑,乃至反對的態度,甚至一度嘲諷、謾罵曲師大和考研的學生。

而考研“加工廠”、“考研基地”等諸多外號,也成了曲師大揮之不去的標籤。

那些為人生而拼搏的學子們,不僅要面對考研的壓力,更是承受着外界異樣的目光:考研,就是逃避,不敢踏出社會。

當某些人無法理解一件事物時,惡意的揣測總是多過於善良的鼓勵。

時至今日,在人們的眼中,曲師大更像是“大學版本”的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

在某乎上,對於曲師大“考研”的嘲諷無處不在。

有人稱其為高配版毛坦廠中學,分數高智商低;

有人坦言自己討厭曲師大的學生考研到自己學校;

更有人憤怒指責因為這種學校的存在,壓縮了其他考研學生的機會。

數不清的謾罵與其説是“證據”,倒不如説更像是一地雞毛,潑在曲師大和學生身上,不堪入目。

世界上從來不乏用惡意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但當這種惡意施加到無辜的孩子們身上時,卻顯得尤為殘酷和無知。

對於外界的質疑,曲師大的老師自然知曉,但他們從未動搖:讀書,是寒門學子最簡單的出路。

在學校的生源結構統計裏,曲師大近8成的學生來自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也就是所謂的寒門學子。

他們承載着家庭的希望,家族的期盼和對改變命運的渴望。

當某些出身較好的孩子不屑於讀書時,無數出自農村的學子卻為了讀書而拼搏,他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學的競爭力並不如以前那麼強,想要在社會上謀取一個好的職位和發展,就必須在學歷上更進一步。

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湯勺,資源人脈無數,也有的人面朝大山,一步步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2015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名人數屢創新高,與其説這是曲師大獨有的現象,倒不如説是眾多寒門學子們在謀求更好的發展。

研究生處處長李兆祥説:

“每個人都想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對於農村出來的學生也不例外;

只需要自己努力就能獲得優勢的考研;

對缺乏人脈資源的寒門學子來説剛好適合;

他們的選擇無可厚非。”

外界對曲師大學生“一入學就考研,動手能力差”的傳言,更是無力的謊言。

在山東舉行了8屆的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中,曲師大連續6屆取得雙料冠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和高考相比,考研的殘酷程度絲毫不遜色。

當曲師大的學生佔據了一定數量的名額時,某些人看不慣也是自然的,畢竟利益相爭的事情,誰也不會退讓。

不管外界如何評價,阿柒始終相信曲師大的學生參加考研沒有什麼錯。

考研是屬於一種公共資源,每個人都有使用的權力,這些出自寒門的學生們,只不過是在爭取自己應得的東西。

而對於外界對曲師大的評論,阿柒更想説的是:每一個努力的人,值得被尊重,也應該被尊重。

不偷不搶,靠着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去改變命運,從大山走向城市,這是每一個農村學子的“慾望”,也是他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高考改變了眾多寒門學子的命運,而考研則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這有何不可?

在網絡時代,“網暴”總是那麼輕而易舉出現,因為成本過低而導致不少人肆意對他人的行為評頭論足。

但這些人是否想過,有誰規定了曲師大的學生不能參加考研嗎,他們渴望通過正當途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有錯嗎。

當曲師大的學生決定參加考研,將他們那藏在心裏的“慾望”暴露出來時,我們所看到的只有欣慰和感慨。

而對於那羣謾罵的人,隨便質疑別人的努力,本身就是低素質的表現。

就像李兆祥所説的:

“只要你在陽光下就會有影子,就會有人評論你的影子長短,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就行了。”

12月的寒風,提醒着眾多學子考研將至,願所有參加考研的學生,皆能考到自己心儀的學校。

人生匆匆幾十年,在青春洋溢的年紀,為未來而努力,怎能被質疑。

文/阿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