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萬曆首輔張居正,以一己之力為明朝續命六十年,結局卻比奸臣還慘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如果提起來明朝時期的政治人物,那麼一定繞不開的就是張居正和他所推行的改革變法。事實上來看,如果沒有張居正在明朝中期進行的這一次變法,或許大明朝早就已經亡國。不過一直以來嘗試改革都是要流血的,顯然張居正最後悲慘的結局也昭示了這一不變真理。

少年天才

嘉靖四年張居正在荊州府出生,其父親是當地的一個秀才。雖然家裏面算不上是官宦門第,但至少也算得上是小富小貴。因此,長大之後張居正很快就開始走上他父親的老路,那就是科舉。

如果用一個詞彙來形容年輕時候的張居正那麼聰穎過人一定是最合適不過的。年紀輕輕就成為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年僅13歲的張居正就已經能夠參加鄉試,但這次考試因為湖廣巡撫擔心張居正年少輕狂,希望對他多加磨礪,因此落榜。不過,張居正並未氣餒,三年之後捲土重來成功考中舉人。而後不久,23歲的張居正中二等二甲第九名進士被授庶吉士。

張居正的科舉之路,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帆風順,他年僅23歲就已經達到了許多讀書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一個高度。此時的張居正前途一片光明,他對於自己的為官之路也充滿了憧憬。

為官之路

確實故事的開始,正如同張居正最開始所期盼的那麼順利。入選庶吉士之後,教習當中有一個人就是內閣重臣徐階。當時的張居正就跟徐傑學習治國理政的知識,由此來看。將徐階稱之為張居正為官之路上的老師,可以説一點兒都不為過。

但是在張居正在翰林院學習期間,內閣當中正在進行着激烈的政治鬥爭。首輔夏言以及大學士嚴嵩兩個人正在爭奪權力。而當時位卑言輕的張居正只能在一旁冷眼旁觀。而這次經歷也讓他意識到了官場當中的險惡,因為在這次鬥爭當中首輔夏言慘遭謀害。

當時來看,嚴嵩嚴世蕃嚴家父子權勢滔天,整個中央權力都被二人所把控。張居正其實並不願意趨炎附勢,成為嚴家的走狗。於是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就是告病離京。離開北京的張居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江陵。在交流的三年當中,張居正開始遊覽羣山。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了基層百姓所面臨的問題。

用他在《荊州府題名記》當中所説的話就是: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

其實,此時的張居正。有些想學當年的陶淵明,寄情于山水田園。但是讓他看到平民百姓真正的悲慘生活之後,他改變了這一想法回到了京城再次在翰林院當中供職。

而此時的京城仍舊是嚴家父子的一言堂,許多清流文人都受到這二人的迫害。張居正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選擇韜光養晦,靜靜的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推行改革

不久之後,嚴家父子被徐階扳倒。而後不久,明世宗去世。徐傑,請張居正與之共謀。自此沉默了多年的張居正一舉進入到了權力中心。其實當時來看張居正作為皇帝曾經的幕僚,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前景。

隨後徐階年邁退休高拱上任,張居正仍舊擔任次輔。二人合作之下,幫助明朝平定了邊境的叛亂,穩定了西北邊陲的治安。而此時的張居正心中已經有了改革的目標。他想推行税制改革,從而改變明朝腐朽的本質,但是他權位不夠還需忍耐。

1572年,明穆宗駕崩,明神宗繼位。首輔高拱因為自己口無遮攔禍從口出,被李太后所忌諱,最後落得一個還鄉的結局。而此時作為次輔的張居正熬了這麼多年之後終於坐上了首輔的位置,而這個位置足夠他推動他心中的改革。

張居正對於明朝制度的改革開始於考成法的實施。這一改革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解決明朝官員效率低下的問題。對於各官員所付應該確定的責任進行劃分,同時制定賞罰標準。顯然,這對於之前一灘死水的明朝官場而言無疑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考成法實施之後不久,就有許多高官紛紛因為這件事情落馬。明朝的吏治因此整頓一新。而這其中有的官員甚至因為這件事情丟了自己的烏紗帽。而整頓吏治,對於明朝財政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使得其税收相較於整改之前增長了74%。但是即便如此,明朝當時的歲入每年才僅僅是四百三十五萬兩左右。要知道,如果這個數字放到清朝中期的時候,平均每年的税收大概是八千萬兩白銀左右。由此來看,明朝的問題不是出在了官員上,而是出在了税法上。

張居正整頓完吏治,下一步推行的就是税法改革。這一改革方案被稱之為一條鞭法,目的就是廢除苛捐雜税了。在經過一條鞭法以及對於全國各地田畝的清算之後。年少税收有着較為顯著的增長,當時來看單就是國庫的存銀就已經超過了700萬兩,存糧更是達到了1300多萬石。相對於之前的數據而言,這次税制改革。成效是頗為顯著的。但是由於動了過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導致保守派的強烈抵抗。在張居正死後,這些改革措施全部無疾而終。

慘遭清算

在1582年,張居正死後僅僅四天,保守派就發動了對於他的反擊,彈劾了他政治集團當中的重要人物,潘晟。而張居正的家人也慘遭清算,家族被抄家,長子上吊而死,多位家屬餓死或者是被流放。顯然,由於動了太多人的蛋糕,張居正死後壓不住保守派。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一失去了權勢就導致了家族的悲劇。

但作為大明朝最後一位改革者,張居正的改革其實是頗有成效的。如果明朝在他的改革之下順利成功,或許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清軍入關,李自成叛亂等後續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但是由於士紳階級的強烈反抗。最終張居正的改革無疾而終,而他的家族也遭遇了悲慘的結局。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