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位開國上將中,陳士榘是頗具個性的一位,他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但是從秋收起義一路走來,一步一個台階,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長為新中國的上將。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馳騁沙場、捨生忘死,為解放全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解放後,他的成就更大,曾長期擔任解放軍工程兵司令,為國防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2年9月,陳士榘擔任解放軍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員,就職伊始,改變工程兵的落後現狀和實施國防工程,這兩大重任同時擺在了陳士榘面前,他將怎樣完成肩負的使命呢?
陳士榘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全國增設了40個工兵團,以滿足國防工程需要。隨着工程兵建設架構的完善,國防工程也全面展開。
國防工程規模浩大,工程背後包含的工作量更是難以計數。
晚年在回顧歷史的時候,他曾自豪地説,萬里長城其實只有4000多公里,而我們修建的國防工程才是真正的地下萬里長城。
從1958年開始,陳士榘“失蹤”了6年,直到1964年才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裏,那麼他去幹什麼去了呢?
早在1956年,國家正在醖釀“兩彈”發展規劃時,作為工程兵司令員的陳士榘就情不自禁地問過錢學森:“發展兩彈,工程兵能做些什麼?”
當時,錢學森對他只是笑笑,沒有回答什麼。
但陳士榘思忖:“搞兩彈,工程兵肯定有大量工作要做。”深感又將有大顯身手的機會。
果然,1958年當領導人要搞“兩彈”的決心下定後,在一方面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另一方面也着手準備進行導彈試驗和核試驗的基地建設。
在物色導彈基地建設領導人的人選時,陳士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接到任命狀,陳士榘興奮異常。
在尚未確定由誰具體負責核試驗基地建設時,陳士榘又自告奮勇地對二機部副部長陳覺表示:“你們的科研、製造、試驗基地、倉庫4大任務,後兩項我們工程兵可以幫忙。”
這樣,經報主席批准,陳士榘在承擔導彈試驗基地建設的任務後,又主動承擔起了核試驗基地的建設任務。
陳士榘把工程兵司令員的工作,暫時交給副司令員徐德操代管,隨後便以特種工程兵司令員的身份,帶領一支由30多人組成的專家小分隊,率先來到大西北從此,沉寂、冷清了千萬年的荒漠死海,開始岀現勃勃生機!
10餘萬大軍在茫茫戈壁、雪域高原上日夜奮戰……這些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優秀兒女,從此和陳司令一起在中國“失蹤”了6年!
尤其是在“三年困難時期”,他們更是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無數艱難險阻:高原反應,地凍天寒,吃住艱苦,飲水困難……不少人得了浮腫病。
但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只要能夠堅持住,他們就頑強地堅持工作和戰鬥,以無尚的光榮感和自豪感,高速、高質、高效地完成着國家賦予的重大使命。
1964年10月16口,是中國第一次進行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日子。
當時原子彈是安裝在一個鐵塔上,而鐵塔的設計和原子彈的安裝都是由工程兵負責完成的,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之一。
這一時刻成為了陳士榘生命中最為榮輝的記憶,而馬蘭也成為他魂牽夢縈第二故鄉。
在1965年元旦的新春軍民聯歡會上,主席握着陳士榘説,“祝賀你。你們(指工程兵)立了功。你們‘做窩’(指建兩彈基地),你們立了大功!”
這段話讓陳士榘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因為這是主席對他的最高評價。
陳士榘當工兵司令一職從1952年到1975年,長達23年,這讓他成為解放軍兵種部隊中任職最長的司令員之一。
儘管陳士榘身居高位,卻從來沒有為了子女動用過關係,直到病逝也沒有給子女留下任何遺產。
80年代後期,軍隊曾摸底調查軍隊高幹子弟的經商情況,陳士榘坦然地説,我除了兩個兒子還沒有工作,其他都是正式工作單位,我已經沒有權利可用,有權力也不會給他們用。
1995年7月,陳士榘因病去世,享年86歲。11年後,根據他的遺願,又回到了他心中惦念的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永遠長眠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