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在57位开国上将中,陈士榘是颇具个性的一位,他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是从秋收起义一路走来,一步一个台阶,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新中国的上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驰骋沙场、舍生忘死,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后,他的成就更大,曾长期担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1952年9月,陈士榘担任解放军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员,就职伊始,改变工程兵的落后现状和实施国防工程,这两大重任同时摆在了陈士榘面前,他将怎样完成肩负的使命呢?

陈士榘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增设了40个工兵团,以满足国防工程需要。随着工程兵建设架构的完善,国防工程也全面展开。

国防工程规模浩大,工程背后包含的工作量更是难以计数。

晚年在回顾历史的时候,他曾自豪地说,万里长城其实只有4000多公里,而我们修建的国防工程才是真正的地下万里长城。

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从1958年开始,陈士榘“失踪”了6年,直到1964年才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那么他去干什么去了呢?

早在1956年,国家正在酝酿“两弹”发展规划时,作为工程兵司令员的陈士榘就情不自禁地问过钱学森:“发展两弹,工程兵能做些什么?”

当时,钱学森对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什么。

但陈士榘思忖:“搞两弹,工程兵肯定有大量工作要做。”深感又将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果然,1958年当领导人要搞“两弹”的决心下定后,在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着手准备进行导弹试验和核试验的基地建设。

在物色导弹基地建设领导人的人选时,陈士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接到任命状,陈士榘兴奋异常。

在尚未确定由谁具体负责核试验基地建设时,陈士榘又自告奋勇地对二机部副部长陈觉表示:“你们的科研、制造、试验基地、仓库4大任务,后两项我们工程兵可以帮忙。”

这样,经报主席批准,陈士榘在承担导弹试验基地建设的任务后,又主动承担起了核试验基地的建设任务。

陈士榘把工程兵司令员的工作,暂时交给副司令员徐德操代管,随后便以特种工程兵司令员的身份,带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专家小分队,率先来到大西北从此,沉寂、冷清了千万年的荒漠死海,开始岀现勃勃生机!

10余万大军在茫茫戈壁、雪域高原上日夜奋战……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优秀儿女,从此和陈司令一起在中国“失踪”了6年!

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尤其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更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数艰难险阻:高原反应,地冻天寒,吃住艰苦,饮水困难……不少人得了浮肿病。

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只要能够坚持住,他们就顽强地坚持工作和战斗,以无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高速、高质、高效地完成着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

1964年10月16口,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日子。

当时原子弹是安装在一个铁塔上,而铁塔的设计和原子弹的安装都是由工程兵负责完成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之一。

这一时刻成为了陈士榘生命中最为荣辉的记忆,而马兰也成为他魂牵梦萦第二故乡。

在1965年元旦的新春军民联欢会上,主席握着陈士榘说,“祝贺你。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你们‘做窝’(指建两弹基地),你们立了大功!”

这段话让陈士榘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因为这是主席对他的最高评价。

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陈士榘当工兵司令一职从1952年到1975年,长达23年,这让他成为解放军兵种部队中任职最长的司令员之一。

尽管陈士榘身居高位,却从来没有为了子女动用过关系,直到病逝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

80年代后期,军队曾摸底调查军队高干子弟的经商情况,陈士榘坦然地说,我除了两个儿子还没有工作,其他都是正式工作单位,我已经没有权利可用,有权力也不会给他们用。

1995年7月,陈士榘因病去世,享年86岁。11年后,根据他的遗愿,又回到了他心中惦念的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永远长眠在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20 字。

转载请注明: 他是秋收起义走出的上将,解放后“失踪“6年,归来时主席为他庆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