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狀元試卷真跡:全文兩千多字無一出錯,筆跡工整像印刷出來的
自唐朝科舉制度開始施行,到今天“考試”徹底融入了我國教育。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考場兩小時,卻不知學生準備了多少春夏秋冬?誰能在考試中拔得頭籌誰便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關於考試,老師和學生總結了很多經驗,比如最基本的一條,卷面要工整,字體要整潔。
這的確不是空穴來風,遠在大明時期,想要考中狀元除了要胸有韜略,字同樣也要寫得好看。
比如今天介紹的這張明朝25歲狀元試卷,全文兩千多字無一出錯,筆跡像是印刷出來的。
大明狀元卷
首先需明確,狀元卷為殿試卷。為了方便理解這份狀元卷的可貴之處,我們需要弄清楚明朝時一位考生,到底要經歷多少場考試才能進入殿試,我們分別將其對應現代的學生考試。
首先我們假設一位考生名叫無名氏,無名氏在家裏人的鼎力支持下,開始了自己考試之路。首先無名氏需要被老師認可,經老師舉薦後可參加童試(相當於小升初考試)。
很幸運,無名氏通過了童試,他接着要準備院試(相當於中考)。院試又分為“歲試”與“科試”,歲試是入學考試,跟中考一樣,通過了歲試便可進入高中,每個月要舉行月考。
月考便相當於“科試”,只有成績優勝者方可進行下一輪考試,而若成績極差一直年級墊底,會受到處罰,甚至被取消生員資格。
無名氏通過了歲試成了一名秀才,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無名氏科試成績出眾,被舉薦參加了鄉試。
鄉試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在古代又稱為大比、秋闈,每三年才舉辦一次,一旦沒考過還要再等三年,很多人一輩子就卡在了鄉試上。
通過鄉試獎勵是豐厚的,無名氏通過了鄉試,獲得了一個新的身份——舉人。成為舉人就意味着擁有了做官的資格,相當於現代學生通過了高考,擁有了本科學歷一樣。
鄉試之後便是會試。值得一提的是,鄉試每次考試大概會錄取全國1000名考生左右,而會試則只錄取兩三百人。倘若通過會試,便能便能晉升為進士。
成為進士基本上就可以等着國家給分配工作了,故而會試大概相當於現代的研究生考試。
再説最後一個考試——殿試。無名氏在一千多個考生中殺出重圍成為進士,之後來到了最後一輪考試。最後一個考試一般會在每年的3月15日舉行,試題由內閣大臣擬定,樹最後由皇帝圈定。
注意,在這場考試中不論考得好不好都不會被趕回家,只是排一下名次,讓皇帝知道這羣人中誰的成績最好。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試大概相當於攻讀博士。
説到此處,大家應該明白這份狀元卷的可貴之處了。他能在全國各地集聚的精英之中脱穎而出被皇帝認定為第一名,可以説這份狀元卷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全國學子的頂點。
狀元趙秉忠
這份大明狀元卷補全了我國宮廷檔案的空白,是我國研究科舉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獻,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整張狀元卷洋洋灑灑2460字,字體為方形小凱,橫長268釐米,為19折冊頁,是我國大陸唯一一份狀元試卷。整張試卷看起來工整整潔,字體間距相等,就好像印刷的出來一樣。
那麼,這樣一份傳奇試卷是出自誰手呢?他叫趙秉忠。
趙秉忠出身官宦之家,1573年在今天的山東省青州市出生,十五歲便通過府試成為童生。於萬曆二十六年(也就是1598年)參加殿試,仔細一算趙秉忠考上狀元時年僅25歲。
因趙秉中才華橫溢且為人正直,很快官至禮部尚書,後來在朝廷黨派鬥爭中,因為秉性過於剛直,遭小人暗算,被削職還鄉。
事實上,關於趙秉忠的這份試卷是如何流落民間的一直都是未解之謎。據史書記載,中國科舉制度實行的時間多達1300餘年。
可知的文武狀元多達770餘人,然而能真正留下狀元答卷的在大陸僅僅只有趙秉忠獨一份。
結語
狀元卷,在歷朝歷代都被當做國家機密看待,正因此導致我國曆史上的狀元卷少有流傳下來,這也使得趙秉忠狀元卷顯得尤為珍貴。
在瞻仰狀元卷的同時,也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汲取其中的奧妙,比如卷面整潔、字體工整,學會這些也許你就是下一個狀元。